[發明專利]含氨廢水回收利用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9309.5 | 申請日: | 2011-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2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宋愛華;曹欣;王兵;李慧騰;王昌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大江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C01C1/0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3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水 回收 利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氨合成系統來中低滴度氨水的回收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氨合成系統來的放空氣經氣動薄膜調節閥減壓到10MPa左右進入提氫系統水洗塔,放空氣所含的氨被高壓柱塞泵送來的軟水吸收后,氣體進入水洗塔氣水分離器,分離掉攜帶的水霧液滴,然后氣體經高壓孔板計量后進人氣體加熱器,加熱到一定溫度,進入膜分離器,分離后得到的滲透氫返回合成氨系統繼續使用,分離出尾氣則經減壓閥減壓后送到吹風氣余熱鍋爐燃燒,利用熱量。水洗塔的氨水后從塔底排出,第一水洗塔氨水送氨水精餾回收液氨,第二水洗塔氨水則因為其滴度不高,回收成本高,利用效率不大,直接排放造成環境污染。合成氨所副產廢氨水是含氨氮較高的污染源,如何高效率地脫除含氨廢水中的氨氮,減輕生化處理的負荷,符合節能、環保、經濟的要求,是企業急需解決的難題,國內很多合成氨企業都做了相關的技術研究。
專利文獻CN97112845研究的技術是在廢氨水中加入催化劑,在加熱的條件下使廢氨水中的氨蒸發出來,直接與硫酸進行中和反應制取硫酸銨的方法。專利文獻CN200720125956研究的技術是將低濃度氨水作為液態脫硫劑,氨水在脫硫室遇高溫煙氣蒸發,其氨水水蒸氣與含硫煙氣充分混合接觸,產生化學反應吸收SO2,實現濕法脫硫。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將含氨廢水作為軟水回收使用的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含氨廢水回收利用裝置,包括第一水洗塔、第二水洗塔,第二水洗塔與水分相通,水分與加熱器相通,加熱器與膜分裝置相通,在第二水洗塔與第二常壓塔之間設有稀氨水槽,稀氨水槽通過氨水泵及連接管線與第二常壓塔相通。
本發明提供的含氨廢水回收利用裝置,在原工藝流程中增加氨水儲槽和氨水泵,將第二水洗塔出來的滴度為2-8TT的氨水送到精煉工段常壓塔作為軟水替代,減少精煉軟水消耗,節省水資源;提高了合成氨企業生產中低濃度氨水的回收利用率,減輕生化處理的負荷問題,降低了低濃度氨水外排對環境的污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水洗塔,2、第二水洗塔3、柱塞泵,4、軟水箱,5、水分,6、加熱器,7、膜分,8、稀氨水槽,9、氨水泵,10、第一常壓塔,11、第二常壓塔,12、氨水泵。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結構如圖1所示:一種含氨廢水回收利用裝置,包括第一水洗塔1、第二水洗塔2,第二水洗塔2與水分5相通,水分5與加熱器6相通,加熱器6與膜分裝置7相通,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水洗塔2與第二常壓塔11之間設有稀氨水槽8,稀氨水槽8通過氨水泵9及連接管線與第二常壓塔相通。
本發明使用時,提氫系統氣體流程不變,合成來的馳放氣經第一水洗塔1和第二水洗塔2后再經過水分5和膜分6進入加熱器,從再二水洗塔2出來的氨水滴度不超過8TT的稀氨水進入稀氨水槽8,再由氨水泵9打入到精練工段的第二常壓塔12,作為軟水使用,吸收精煉再生氣中的氨,循環提濃,當第二常壓塔12內氨水滴度達到100TT以上后,部分送外工段使用,另一部分在塔內繼續循環提濃,生產過程中無稀氨水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大江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大江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93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控制備熒光碳點的方法
- 下一篇:可以調節輸送機的輸送有效寬度的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