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化硅/碳化鋯復相陶瓷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8637.3 | 申請日: | 2011-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34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余兆菊;楊樂;周聰;詹俊英;涂惠彬;廖志楠;何國梅;夏海平;陳立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6 | 分類號: | C04B35/56;C04B35/565;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 35200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05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化硅 碳化 鋯復相 陶瓷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碳化硅/碳化鋯復相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惰性氣氛保護下,用溶劑溶解二氯二茂鋯,再加入液態超支化聚碳硅烷,得混合物A;
2)在惰性氣氛保護下,將步驟1)所得的混合物A減壓蒸餾脫除溶劑,得混合物B;
3)將步驟2)所得的混合物B在惰性氣氛下進行裂解反應,制得碳化硅/碳化鋯復相陶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化硅/碳化鋯復相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所述二氯二茂鋯和液態超支化聚碳硅烷的質量比為1∶10~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化硅/碳化鋯復相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所述溶劑為二甲基亞砜、二甲基甲酰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四氫呋喃、正己烷中的一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化硅/碳化鋯復相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所述液態超支化聚碳硅烷的平均分子式為-[SiHRCH2]n-,其中R為氫原子、烷基、烯基、炔基等有機基團,n為液態超支化聚碳硅烷的平均聚合度,且n≥3。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化硅/碳化鋯復相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所述減壓蒸餾脫除溶劑的方法是采用真空減壓蒸餾的方法。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化硅/碳化鋯復相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所述裂解反應的溫度為1200~1800℃,裂解反應的時間為10~1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863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