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折疊自行車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8504.6 | 申請日: | 2011-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3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耀欽;王碩鋒;廖志騰;王超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耀欽;王碩鋒;廖志騰;王超暉 |
| 主分類號: | B62K15/00 | 分類號: | 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疊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行車的車架,尤其是一種折疊自行車架。
背景技術
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相較于各類燃油載具,騎乘自行車對環境所帶來的污染較少,因此社會掀起一股自行車運動的風潮,由于自行車所能夠移動的范圍受限于人力,因此往往配合各類大眾運輸工具,使自行車能夠廣泛地作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為了能夠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便于攜帶,折疊自行車更是產業界研發的重點。
現有的折疊自行車,其包括一車架、一前管連接于該車架前端、以及一坐管連接于該車架后端,該前管上方連接一握把組,該前管下方連接一前叉管并以該前叉管組裝一車前輪,該坐管上方連接一座墊,該坐管下方連接一后叉管并以該后叉管組裝一車后輪;折疊時,該握把組先朝下翻折于該車前輪側方,且該坐管可相對于該車架旋轉,使該車前輪、該前叉管連同該握把組朝斜上方翻轉而位于該車架中間位置,該坐管可相對于該車架旋轉,使該坐管連同該后叉管以及該車后輪朝斜上方翻轉而位于該車架中間位置,且并排于該車前輪、該前叉管以及該握把組的側方,借此讓該現有折疊自行車的前半部以及后半部接朝斜上方折疊于該車架中間,達到縮小體積的功效。
然而,在進行現有折疊自行車的折疊過程中,使用者必須用手將前、后車輪朝斜上方翻轉,如此在操作上容易沾染該前、后車輪上的污漬,不便于操作:且攜帶時,由于該前、后車輪朝向上方,使用者必須握持前、后車輪的輪框才能攜行該現有折疊自行車,而容易使雙手臟污,特別是下雨的天候,泥濘更是容易附著于該前、后車輪上,不但容易沾染自己雙手,在搭乘大眾運輸時,也容易沾污周遭的乘客,甚為不便。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折疊自行車在折疊時必須觸碰車輪而容易使雙手臟污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折疊自行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折疊自行車,其能夠折疊自行車且能夠在操作中避免觸碰該車前、后輪,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折疊自行車,包括一車前部,其包括:一前叉組;以及一車前輪,其設有一前輪轂,該前輪轂可旋轉地連接于該前叉組,該車前輪的一垂直于地面的法線與該前叉組之間的夾角為0度至45度;
一車后部,其包括:一后叉組;以及一車后輪,其設有一后輪轂,該后輪轂可旋轉地連接于該后叉組;
一車架部,其連接于該車前部以及車后部之間且包括:一連接組,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一前架組,其樞接于該連接組的第一端且設有一前架軸穿設該前架組與該連接組以作為該前架組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的軸心,該前架組連接于該車前部的該前叉組、呈弧形朝該連接組延伸且其弧度為至該前架組連同該車前部可朝該車架部的一側方向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以及一后架組,其樞接于該連接組的第二端且設有一后架軸穿設該后架組與該連接組以作為該后架組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的軸心,該后架組連接于該車后部,該后架組連同該車后部可朝相同于前架組樞轉的一側而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并與該前架組并排,該車后輪的該后輪轂中心與該車前輪的該前輪轂中心在該前、后架組樞轉后的距離等于該后架軸與該前架軸的距離;以及
一驅動機構,其裝設于該車架部且連接于該車后部以驅動該車后輪。
相較于現有的折疊自行車,本發明的折疊自行車,其于折疊時不需將該車前輪或該車后輪翻轉,因此折疊過程中不需要直接觸碰該車前輪或該車后輪而可完成折疊作業,在折疊時較為省力且方便,并且不會臟污雙手;本發明折疊后的該車前輪以及該車后輪朝下設置,通過該車前輪以及該車后輪的旋轉,而可輔助搬運該折疊自行車的過程,而不需單純地費力搬動;攜行時,只需握持該前架組或該后架組即可,不需碰觸車前輪或車后輪的輪框;再者,由于本發明的該車前輪以及該車后輪位于下方抵地,配合該支撐組的該支撐腳朝下樞擺,本發明于折疊前以及折疊后皆可利用該支撐腳而站立,而不需抵靠于其他物體;本發明的驅動機構可為電動或是人力驅動的鏈輪系統,使本發明能夠適用于不同類型的自行車需求。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發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其中: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另一角度的外觀立體圖。
圖3至圖4為本發明的后架組以及該后叉組的操作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連接組以及前、后架組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連接組的連接扣的操作局部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連接組以及前、后架組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連接組以及前、后架組的操作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耀欽;王碩鋒;廖志騰;王超暉,未經王耀欽;王碩鋒;廖志騰;王超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85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