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MIMO-OFDM系統的自適應導頻插入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8350.0 | 申請日: | 2005-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14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杰伊·羅德尼·沃爾頓;馬克·S.·華萊士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4 | 分類號: | H04B7/04;H04L1/00;H04L1/06;H04L25/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戴開良;王英 |
| 地址: | 美國加***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mimo ofdm 系統 自適應 插入 | ||
1.一種用于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系統中發送導頻符號的方 法,包括:
在每個幀中發送第一導頻符號,所述第一導頻符號適于得出介于發射 實體和接收實體之間的MIMO信道響應的估計;
在每個幀中選擇性地發送附加導頻符號,所述附加導頻符號適于得出 所述MIMO信道響應的改良估計;以及
發送指明正在發送所述附加導頻符號的信令,其中,所述附加導頻符 號所對應的信令是與所述附加導頻符號在相同符號周期內發送的。
2.權利要求1的方法,還包括:
根據一個或多個因素,判斷是否發送所述附加導頻符號,所述一個或 多個因素包括所述MIMO信道的狀況。
3.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附加導頻符號是在為附加導頻符號 傳輸所選擇的所述符號周期內通過第一組頻率子帶發送的,而其中,所述 信令是在所述符號周期內通過第二組頻率子帶發送的。
4.權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組頻率子帶用于載波導頻符號, 所述載波導頻符號適于跟蹤所述發射實體所用的載波信號的相位。
5.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導頻符號和所述附加導頻符號 是從所述發射實體的多個天線發射且未經所述發射實體進行空間處理的非 受控MIMO導頻符號。
6.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導頻符號和所述附加導頻符號 是在所述MIMO信道的正交空間信道上傳輸的受控MIMO導頻符號。
7.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附加導頻符號是通過可用于進行數 據傳輸的所有子帶傳輸的。
8.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附加導頻符號是通過可用于進行數 據傳輸的一部分子帶傳輸的。
9.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每個幀跨越被指定用于進行數據傳輸的 多個符號周期,而其中,所述附加導頻符號在所述多個符號周期內的每一 個符號周期中均是有選擇性地發送的。
10.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MIMO系統使用正交頻分復用 (OFDM)。
11.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系統中的一種裝置,包括:
發射機單元,在每個幀中發送第一導頻符號以及在每個幀中選擇性地 發送附加導頻符號,所述第一導頻符號適于得出介于發射實體和接收實體 之間的MIMO信道響應的估計,而所述附加導頻符號適于得出所述MIMO 信道響應的改良估計;以及
控制器,控制信令的選擇性發送,所述信令指明正在每個幀中發送所 述附加導頻符號,其中,所述信令與所述附加導頻符號在相同符號周期內 發送。
12.權利要求11的裝置,其中,所述附加導頻符號是在為附加導頻符 號傳輸所選擇的所述符號周期內通過第一組頻率子帶發送的,而其中,所 述信令是在所述符號周期內通過第二組頻率子帶發送的。
13.權利要求11的裝置,其中,每個幀跨越被指定用于進行數據傳輸 的多個符號周期,而其中,所述附加導頻符號在所述多個符號周期內的每 一個符號周期中均是有選擇性地發送的。
14.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系統中的一種裝置,包括:
第一導頻符號發射模塊,在每個幀中發送第一導頻符號,所述第一導 頻符號適于得出介于發射實體和接收實體之間的MIMO信道響應的估計;
附加導頻符號發射模塊,在每個幀中選擇性地發送附加導頻符號,所 述附加導頻符號適于得出所述MIMO信道響應的改良估計;以及
信令發射模塊,發送指明正在發送所述附加導頻符號的信令,所述信 令是與所述附加導頻符號在相同符號周期內發送的。
15.權利要求14的裝置,其中,所述附加導頻符號是在為附加導頻符 號傳輸所選擇的所述符號周期內通過第一組頻率子帶發送的,而其中,所 述信令是在所述符號周期內通過第二組頻率子帶發送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835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