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MOS鎳硅化物和金屬歐姆接觸工藝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7981.0 | 申請日: | 2011-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68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孔祥濤;韓曉剛;陳建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768 | 分類號: | H01L21/7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mos 鎳硅化物 金屬 歐姆 接觸 工藝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CMOS鎳硅化物和金屬歐姆接觸的工藝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的MOS器件中的鎳硅化物和金屬歐姆接觸部分工藝步驟通常如下:先在SAB層上沉積和刻蝕,將需要沉積金屬硅化物的地方裸漏出來,不需要的地方用氧化物層遮住。將沉積金屬并與硅進行熱反應形成硅化物,之后沉積應力氮化硅層、填充介電質層并進行平坦化處理。通過圖形轉移(光刻和刻蝕)形成導通孔,將沉積金屬與導通孔底部金屬硅化物連接。
由于應力氮化硅和介電質層皆為高溫的化學沉積過程,而且在高溫下才能獲得更高的應力和填充性能;但溫度過高會導致鎳向硅襯底中過度擴散,形成高電阻的相并增加漏電流。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在鎳硅化物和金屬歐姆接觸部分工藝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在不影響鎳硅化物性質的前提下,改善應力氮化硅和金屬沉積前德介電質層的工藝性能,并且加應力氮化硅和金屬沉積前德介電質層填充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CMOS鎳硅化物和金屬歐姆接觸工藝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已形成CMOS器件的硅片表面依次沉積一應力氮化硅層和一介電質層。
步驟2:在介電質層上涂覆一層光刻膠,對光刻膠層光刻形成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對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中暴露的介電質層進行刻蝕,刻蝕至第一開口中暴露出柵極、第二開口中暴露出半導體硅片為止,分別形成相應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步驟3,在介電質層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底部沉積一金屬鎳層,對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沉積形成的金屬鎳層進行高溫退火形成金屬鎳硅化物。
步驟4,在除去介電質層上金屬鎳層后,進行后續金屬連線沉積形成歐姆接觸。
在上述提供的制備方法中,其中步驟4中采用刻蝕方法除去金屬鎳層。
在上述提供的制備方法中,其中所述刻蝕方法為濕法刻蝕。
在上述提供的制備方法中,其中所述介電質層是高溫沉積在應力氮化硅層上。其中,優選的沉積溫度為450℃以上。
在上述提供的制備方法中,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為下小上大錐形通孔。
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改變了傳統的硅化物形成步驟,先進行應力氮化硅和金屬沉積前的介電質層填充,然后再進行光刻和刻蝕并形成通孔,在通孔底部沉積鎳金屬并形成硅化物。本發明中可以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應力氮化硅層和金屬沉積前的介電質層填充,改善了應力和填充效果,可以將SAB步驟省略,簡化了工藝流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在已形成CMOS器件的硅片表面沉積應力氮化硅層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沉積介電質層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形成第一、第二通孔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高溫退火形成金屬硅化物層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除去未反應金屬層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出一種CMOS鎳硅化物和金屬歐姆接觸的工藝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已形成CMOS器件的硅片表面依次沉積一應力氮化硅層和一介電質層。在介電質層上涂覆一層光刻膠,對光刻膠層光刻形成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對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中暴露的介電質層進行刻蝕,刻蝕至第一開口中暴露出柵極、第二開口中暴露出半導體硅片為止,并形成相應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介電質層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底部沉積一金屬鎳層,對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沉積形成的金屬鎳層進行高溫退火形成金屬鎳硅化物。在除去介電質層上金屬鎳層后,進行后續金屬連線沉積形成歐姆接觸。
由于鎳硅化物熱穩定性比較差,導致后續緊跟的應力氮化硅和金屬沉積前的介電質層填充工藝不能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也就無法獲得高的應力和好的填充性能。在應力氮化硅和金屬沉積前的介電質層填充以及通孔形成以后再進行鎳硅化物工藝,則可避免該缺陷。鎳硅化物通常用在MOS器件柵極、源極和漏極上與后續金屬連線的連接部分,以實現低電阻的歐姆接觸。
下面通過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以便更好理解本發明創造的內容,但是下述實施例并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在已經形成CMOS器件的硅片表面沉積一應力氮化硅層1,然后在應力氮化硅層1表面500℃下沉積一介電質層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79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終端的供電方法及終端
- 下一篇:一種新型膠帶鋼筆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