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列車車體舒適度的預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7855.5 | 申請日: | 2011-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72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秦勇;程曉卿;周慧娟;賈利民;薛玉;劉松;范會川;衛緯;龐學苗;刑宗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8 | 分類號: | G01M17/08;G06N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列車 車體 舒適 預測 方法 | ||
1.一種列車車體舒適度的預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1:采集車體振動數據;
步驟2:根據車體振動數據,分別利用不同評價標準計算車體舒適度值;
步驟3:對不同評價標準計算的車體舒適度值進行歸一化處理;
步驟4:建立基于遞階遺傳算法的BP神經網絡;
步驟5:任取兩組利用不同評價標準計算并歸一化處理后的車體舒適度值,分別作為基于遞階遺傳算法的BP神經網絡的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
步驟6:分別在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中選擇訓練樣本和測試樣本;
步驟7:訓練所述基于遞階遺傳算法的BP神經網絡;
步驟8:利用訓練后的基于遞階遺傳算法的BP神經網絡,預測車體舒適度值并進行反歸一化處理;
步驟9:當訓練后的基于遞階遺傳算法的BP神經網絡滿足精度要求時,輸出預測并反歸一化后的車體舒適度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列車車體舒適度的預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車體振動數據包括車體的橫向加速度、縱向加速度和垂向加速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列車車體舒適度的預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分別利用不同評價標準計算車體舒適度值具體是分別利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2631評價標準、德國的Sperling評價標準、英國的BS6841評價標準、歐盟的ENV12299評價標準和國際鐵路聯盟的UIC513評價標準計算車體舒適度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列車車體舒適度的預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對不同評價標準計算的車體舒適度值進行歸一化處理具體利用公式其中,xi為i時刻車體舒適度值,xmin為所有時刻的車體舒適度值的最小值,xmax為所有時刻的車體舒適度值的最大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列車車體舒適度的預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于遞階遺傳算法的BP神經網絡的輸入層節點數為1,最大隱單元個數為30,輸出層節點數目為1;其遺傳算法的參數設置為:初始種群數為25,進化代數為25,隱節點重疊系數為0.6,精確度誤差系數和復雜度誤差系數均為1,控制基因和參數基因交叉概率均為0.77,控制基因和參數基因變異概率為0.0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列車車體舒適度的預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訓練后的基于遞階遺傳算法的BP神經網絡滿足精度要求具體是,當公式的計算結果小于設定閾值時,訓練后的基于遞階遺傳算法的BP神經網絡滿足精度要求;其中,y為測試樣本中的目標值,ym為預測并反歸一化后的車體舒適度值,N為測試樣本數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785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