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青島風味烤腸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07562.7 | 申請日: | 2011-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0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周海濤;祝恒前;盧進峰;王雅靜;程榆茗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天津?qū)毜限r(nóng)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317 | 分類號: | A23L1/317;A23L1/315;A23L1/3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寧 |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寶坻區(qū)***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青島 風味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青島風味烤腸,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按照如下的重量配比制成:豬肉30~60份、雞肉30~60份、乳化皮10~30份、冰水30~50份、鹽1~3份、糖4~11份、味精0.3~0.6份、復合磷酸鹽0.5~2份、大豆分離蛋白1~5份、豆粉0.1~1份、蛋白膠1~5份、酪蛋白1~5份、白胡椒粉0.1~0.5份、復合寶0.5~2份、卡拉膠0.5~2份、異Vc鈉0.02~0.1份、亞硝酸鈉0.001~0.006份。
2.一種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青島風味烤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照下列步驟進行:
(1)預處理:將豬肉和雞肉絞成肉粒;
(2)配制料水:將鹽、糖、味精、復合磷酸鹽、白胡椒粉、復合寶、異Vc鈉、豆粉和冰水按配方稱取后混合配成料水;
(3)滾揉腌制:將絞碎的豬肉及雞肉按配方準確稱取后投入滾揉機中,并將料水加入到肉中,開動滾揉機,滾揉8-15分鐘待滾勻后,將卡拉膠、大豆分離蛋白、蛋白膠和酪蛋白拌勻后加入,同時加入片冰,蓋上機蓋,抽真空,真空度小于-0.08Mpa,真空度達到后開始滾揉;
(4)灌裝;
(5)煙熏、蒸煮;
(6)散熱;
(7)包裝、殺菌、貼標入庫。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青島風味烤腸,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中包括紅曲紅0.01~0.05份、誘惑紅0.001~0.005份、亞硝酸鈉0.001~0.006份。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青島風味烤腸,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中糖包括白糖3~6份、葡萄糖1~5份。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青島風味烤腸,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中包括香辛百味膏0.1~0.5份。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青島風味烤腸,其特征在于:上述豬肉為豬瘦肉和3∶7肉或去皮腮肉。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青島風味烤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滾揉的時間連續(xù)2~5小時,滾揉方式是工作20min,停15min,速度11轉(zhuǎn)/分,到時間后再靜置8~12小時,滾揉腌制后原輔料溫度保持在0~8℃。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青島風味烤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灌裝時采用的腸衣是19路或17路的蛋白腸衣。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青島風味烤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煙熏、蒸煮的工作過程是:
(1)第一步,干燥溫度保持在60~80℃,時間控制在20~40min;
(2)第二步,煙熏溫度保持在60~80℃,時間控制在20~30min;
(3)第三步,排煙時爐內(nèi)溫度保持在60~80℃,時間控制在3~5min左右;
(4)第四步,蒸煮溫度保持在80~90℃,時間控制在30~40min;
(5)第五步,排氣時爐內(nèi)溫度保持在60~80℃,時間控制在3~5min左右;
(6)第六步,干燥溫度保持在60~80℃,時間控制在10~20min。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青島風味烤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殺菌溫度為80~90℃、殺菌時間為15~20min,并冷卻40min。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天津?qū)毜限r(nóng)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天津?qū)毜限r(nóng)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7562.7/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