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監控鏡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7278.X | 申請日: | 2011-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01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白興安;付湘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舜宇光學(中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6 | 分類號: | G02B13/06;G02B13/18;G02B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謝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監控 鏡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監控鏡頭系統,尤其適合于對鏡頭工作距離要求較高 且有較寬的使用溫度條件的安防監控相機及行車記錄器影像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今年安防監控市場的迅速崛起、數碼處理及網絡傳輸速度的 優化提升,對安防監控鏡頭的品質要求大大提高,從普通的監視需求 到高清的鑒別。
目前安防監控鏡頭一般采用4片至8片鏡片組成,如中國專利號 為200910099703的廣角安防監控鏡頭,就采用4片玻璃和2片塑料 鏡片組成,但是這種廣角安防監控鏡頭尺寸較大,高低溫高濕度環境 中受限制,不能滿足客戶要求小尺寸和高性能的要求。
為此,企業開發的廣角安防監控鏡頭采用塑料非球面技術,以減 輕重量、成本和減小變形量,但其通光性能較弱,工作距離BFL也較 短,且溫度補償特性不佳,無法滿足在-60℃~+85℃的溫度范圍內保 持較完美的成像清晰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成本適中、重 量輕、尺寸小、高解像及長的工作距離和寬的工作溫度范圍的廣角安 防監控鏡頭。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下列技術方案:
監控鏡頭,從朝向物的一側開始起依次設有:
具有負的光焦度并凸向物方的彎月形的第一透鏡元件1;
具有負的光焦度的球面或非球面鏡片的第二透鏡元件2;
在第二透鏡元件2后面設有光闌元件4;
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球面或非球面鏡片并用于校正場曲的第三透 鏡元件3;
由第四透鏡元件5和第五透鏡元件6接合組成的具有正光焦度的 透鏡組件,其中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鏡元件5在前,具有負光焦度 的第五透鏡元件6在后;
其特征在于,2.8≥BFL/EFL≥2.3,其中BFL為所述廣角安防監 控鏡頭的第五透鏡元件像方側最外點至成像面的距離,EFL為所述廣 角高清安防監控鏡頭的焦距值。
如上所述的監控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鏡元件1滿足下 面的條件公式:
Nd≥1.68,Vd≥52,其中Nd表示第一透鏡元件材料的d光折射 率,Vd表示第一透鏡元件材料的d光阿貝常數,d光是波長為588nm 的可見光,且第一透鏡單元朝向物的一面為用于控制系統畸變大小的 凸面要。
如上所述的監控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鏡元件3滿足下 面的條件公式:
Nd≥1.85,Vd≥45,其中Nd表示第一透鏡元件材料的d光折射率, Vd表示第一透鏡元件材料的d光阿貝常數,d光是波長為588nm的 可見光,且第三透鏡單元3的厚度大于4mm。
如上所述的監控鏡頭,其特征在于TTL/EFL≤8.5,其中TTL為 所述鏡頭的第一透鏡單元物方側最外點至成像面的距離,EFL為所述 鏡頭的焦距值。
如上所述的監控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鏡元件和第五透 鏡元件滿足下面的條件公式:
3.5≥F2/F5≥2.8,其中F2表示第二透鏡元件的焦距值,F5表 示第五透鏡元件的焦距值。
如上所述的監控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鏡元件和第四透 鏡元件滿足下面的條件公式:
-1.5≥F2/F3≥-2.2,其中F2表示第二透鏡元件的焦距值,F3表 示第三透鏡元件的焦距值。
如上所述的監控鏡頭,其特征在于鏡頭的光闌元件4的FNO≤ 2.1,FNO表示光圈大小我們的值。
如上所述的監控鏡頭,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鏡元件的最大通光口徑 和對應的成像像高、視場角滿足下述條件公式:
D*H/FOV≤0.26,其中FOV表示廣角安防監控鏡頭的最大視場角, D表示最大FOV所對應的第一透鏡元件朝向物方凸面的最大通光口 徑,H表示最大FOV所對應的成像像高。
如上所述的監控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鏡元件與第五透鏡 元件采用膠水進行粘接接合形成一個透鏡組件,兩個透鏡元件的接合 面的凸面朝向像方側;而且第四透鏡單元與第五透鏡單元接合面滿足 下述條件公式:
|R|>Φ/2,其中R為接合面的中心曲率半徑,Φ為接合面的光 線有效口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舜宇光學(中山)有限公司,未經舜宇光學(中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727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