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磨粉機軋距粗調鎖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7237.0 | 申請日: | 2011-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29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景杰;常青;邵洪濤;李運良;王雪禮;李國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中原軋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4/32 | 分類號: | B02C4/3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科維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張欣棠 |
| 地址: | 462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磨粉機 軋距粗調鎖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磨粉機軋距調節鎖緊裝置,尤其是一種磨粉機軋距粗調鎖緊裝置。
背景技術
磨粉機是最重要的制粉設備,一般主要由磨輥、喂料機構、軋距調節機構、傳動機構、磨輥清理機構和出料系統等六部分組成。軋距調節機構包括軋距粗調機構和軋距微調機構,軋調粗調是軋距微調的前期工藝調試步驟,通過軋距調節使軋距保證穩定是磨粉機研磨效果和設備利用率提高的前提,所以要求軋距粗調和鎖緊必須穩定、可靠,還要保證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目前,磨粉機軋距的粗調和鎖緊大多采用雙螺母緊固結構,應用較普遍,但是其可靠性較低、質量重,螺桿長,成本高。同時,當螺母所受力矩過大時,在兩個螺母接合點附近的軋調螺桿螺紋容易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上述磨粉機軋距調整機構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軋距調整鎖緊可靠的磨粉機軋距粗調鎖緊裝置。
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磨粉機軋距粗調鎖緊裝置,它包括軋調螺桿(5),軋調螺桿(5)兩端支撐在快、慢輥軸承座(13a、13b)上,在軋調螺桿(5)上裝有輥間彈簧(4),輥間彈簧(4)兩端分別設有彈簧擋圈(3)頂緊快、慢輥軸承座(13a、13b)內表面,所述軋調螺桿(5)連接慢輥軸承座(13b)一端外側依次設置碟簧外座(6)、碟簧內座(11)、碟簧內壓板(8)、碟形彈簧(9)、碟簧內座(11)、碟簧外壓板(10)和預壓緊螺母(12),所述碟簧內座(11)和軋調螺桿(5)之間安裝有保險銷(7);所述軋調螺桿(5)連接快輥軸承座(13a)一端外側依次設有刀塊(2)和軋距粗調鎖緊螺母(1),軋調螺桿(5)和軋距粗調鎖緊螺母(1)螺紋連接。
所述軋距粗調鎖緊螺母(1)和刀塊(2)的連接處為圓錐面連接,軋距粗調鎖緊螺母(1)圓錐面端并設有調整鎖緊開口。
所述刀塊(2)另一端兩側所設凸起與快輥軸承座(13a)一端外側所設凹槽對應相互頂緊。
所述軋調螺桿(5)連接慢輥軸承座(13b)一端外側所設凹槽與碟簧外座(6)兩側所設凸起對應相互頂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軋距粗調鎖緊螺母其前端錐面和調整鎖緊開口,可以方便、容易地粗調磨輥軋距并鎖緊,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加工制造。該裝置軋距粗調鎖緊可保證磨粉機磨輥間軋距穩定可靠,充分發揮磨輥作用以提高面粉的產量和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磨粉機軋距粗調鎖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軋距粗調鎖緊螺母的主視圖;
圖3為軋距粗調鎖緊螺母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磨粉機軋距粗調鎖緊裝置結構如圖1所示。
該磨粉機軋距粗調鎖緊裝置包括軋距粗調鎖緊螺母1、刀塊2、彈簧擋圈3、輥間彈簧4、軋調螺桿5、碟形彈簧9、碟簧外座6、碟簧內座11、碟簧內壓板8、碟簧外壓板10、保險銷7和預壓緊螺母12。軋調螺桿5連接快、慢輥軸承座13a、13b,軋調螺桿5裝有輥間彈簧4,輥間彈簧4兩端分別設有彈簧擋圈3頂住快、慢輥軸承座13a、13b內表面。
軋調螺桿5連接快輥軸承座13a一端外側設有刀塊2和軋距粗調鎖緊螺母1,軋調螺桿5和軋距粗調鎖緊螺母1螺紋連接,軋距粗調鎖緊螺母1和刀塊2的連接處為圓錐面連接,軋距粗調鎖緊螺母1前端設有調整鎖緊開口,刀塊2另一端兩側凸起與快輥軸承座13a凹槽對應相互頂緊。
軋調螺桿5連接慢輥軸承座13b一端依次設置碟簧外座6、碟簧內座11、碟簧內壓板8、碟形彈簧9、碟簧外壓板10和預壓緊螺母12,外加防松螺母鎖緊,碟簧內座11和軋調螺桿5之間安裝有保險銷7。軋調螺桿5連接慢輥軸承座13b一端外側凹槽與碟簧外座6兩側凸起對應相互頂緊。
磨粉機磨輥在離軋狀態下,旋轉軋調螺桿5上的軋距粗調鎖緊螺母1,即可達到前期工藝要求的輥間軋距,操作簡單方便、鎖緊穩定可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中原軋輥有限公司,未經河南中原軋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72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