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紅葉石楠繁育的外植體預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06453.3 | 申請日: | 2011-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9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創(chuàng)云;邢亞靜;侯雅靜;張麗娜;李海燕;王美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騰達種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盧茂春 |
| 地址: | 030031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葉 石楠 繁育 外植體 預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樹木無性繁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葉石楠繁育的外植體預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紅葉石楠在生產上多采用扦插繁殖,扦插一般采用枝條作繁殖材料,傳統(tǒng)方法是選擇當年粗壯的木質化或半木質化枝條,剪取長約8-15cm的插穗,切口平整光滑,上切口距頂芽1cm左右,將技條頂部的葉片剪取一半,其余葉片剪除,剪好的插穗基部用生根劑處理后插入基質中等待生根。
此方法一是需要大量的繁殖材料,二是對被取材的母樹生長影響大,不利樹形培養(yǎng),三是在剪取插穗要注意保持上切口距頂芽1cm的距離,費時費工,四是繁殖系數較低,一般國外為30%,而國內只有20%。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繁殖用材少、速度快、數量大的一種紅葉石楠的快速繁育方法。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步驟1:培養(yǎng)基配制:包括啟動培養(yǎng)基配制、增殖培養(yǎng)基配制、生根培養(yǎng)配制,其中啟動培養(yǎng)基以MS為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2.0?mg/L?6-BA?、0.15?mg/L?NAA、0.1%的活性炭、3%的蔗糖和0.65%的瓊脂粉,pH5.8;增殖培養(yǎng)基以1/2MS為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2.5?mg/L?6-BA、0.5?mg/L?NAA、3%的蔗糖和0.65%的瓊脂粉,pH5.8;生根培養(yǎng)基以1/2MS為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1.5?mg/L?IBA、NAA?0.2?mg/L,?1.5%的蔗糖和0.65%的瓊脂粉,pH5.8。
步驟2:外植體的采集及預處理。在夏季晴天上午,采集半木質化新枝作為外植體,除去多余的莖葉,置于燒杯中用0.1%的洗潔精溶液,浸泡15?min,期間不斷攪動,將燒杯口用紗布覆蓋扎緊,用自來水沖洗30?min,再用蒸餾水沖洗3~4次,洗去表面污垢。然后置于超凈工作臺,用75%酒精表面消毒30?s后轉入0.1%?HgCl2溶液中浸泡5~7?min,期間不斷搖動,用無菌水(高壓蒸汽滅菌的蒸餾水)沖洗5~6次后,無菌濾紙(經高壓蒸汽滅菌的濾紙)吸干水分,用無菌解剖刀(經高壓蒸汽的解剖刀)切取頂芽或帶1個腋芽的莖段。
所述超凈工作臺是在開機后,用紫外燈照射15分鐘后,再用酒精噴灑臺面,開機后一直有風吹出,細菌不會再進入臺內,屬于無菌操作過程。
步驟3:離體培養(yǎng):包括啟動培養(yǎng)、增殖培養(yǎng)、生根培養(yǎng),其中,啟動培養(yǎng),將頂芽或帶1個腋芽的莖段接種到啟動培養(yǎng)基后,置于23~27℃的培養(yǎng)室內,以日光燈為光源,光照強度為1500Lx~2?000?Lx,光照時間10h/d,培養(yǎng)室相對濕度70%~80%,培養(yǎng)20-30?d;將生成的不定芽轉入增殖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0-25?d,產生更多的不定芽,將生長健壯的小苗轉入生根培養(yǎng);生根培養(yǎng)條件是室內溫度為20℃,以日光燈為光源,光照強度為1500?Lx,光照時間12h/d,培養(yǎng)室相對濕度70%~80%,生根培養(yǎng)20-25天后,根系長至3-5cm,進行煉苗移栽。所述增殖培養(yǎng)條件與啟動培養(yǎng)條件相同。
步驟4:生根苗馴化與移栽:根系長至3-5cm左右時,打開培養(yǎng)瓶蓋注入5-10ml蒸餾水使培養(yǎng)基浸泡在蒸餾水中,煉苗3-5?d,再移栽至裝有基質(泥炭:珍珠巖:蛭石=5:3:1按體積比混合)的花盆內。移栽前用20%的滅菌靈深液灌根,移栽時要注意將根系上所帶的培養(yǎng)基沖洗掉,以防霉菌污染,影響根系生長。同時每天早晚各噴水一次,保持70%以上的濕度。煉苗1個月后即可移到室外,移栽成活率達90%以上。
所述的泥炭、珍珠巖、蛭石是市售的泥炭、珍珠巖、蛭石,按體積比混合。
與傳統(tǒng)方法比較,本發(fā)明采取外植體數量少,不影響母樹生長發(fā)育和樹形培養(yǎng);采取一個頂芽或莖段,就可以繁殖數百株成苗,而傳統(tǒng)繁殖一個插穗只能繁殖一棵植株。
因此,使用本發(fā)明進行紅葉石楠植株繁殖,可大大提高繁殖數量,有助于開展規(guī)模化、工廠化育苗,加快繁殖速度,降低成本。在紅葉石楠苗木的生產中具有重要的實踐和推廣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權利要求書中所詳細描述的本發(fā)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騰達種業(yè)有限公司,未經山西騰達種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645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