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隧道路徑重優化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6351.1 | 申請日: | 2011-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476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L12/723;H04L12/46;H04L12/70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路徑 優化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通MPLS(Multi Protocal Label Switch,多協議標簽交換)網絡通訊領域,具體而言,涉及MPLS流量工程在隧道路徑重優化過程中進行重優化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數據通信的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協議)/MPLS、MPLS-TP(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Transport Profile,基于傳送架構的多協議標簽交換)、GMPLS(General 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通用多協議標簽交換)等網絡中,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LSP(Label Switching Path,標簽交換路徑)的創建采用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E,基于流量工程的資源預留協議),同時采用CSPF(constraint shortest path compute,約束最短路徑計算)計算資源預留路徑作為隧道。
如圖1所示,當用戶部署一條從A到C的隧道的時候,用戶會在隧道的頭結點A配置隧道的約束路徑{A->B->C},考慮到網絡拓撲的變化及不穩定特征,用戶還會再配置備選路徑,例如{A->D->C}。這樣,當鏈路A-B出現故障后,隧道頭結點A感知到拓撲變化,則會重新提交CSPF路徑計算,將A->D->C作為隧道的當前可用路徑,重新發起隧道的建立。
如圖2所示,當A-B之間的鏈路恢復之后,從用戶部署的角度來看,路徑{A->B->C}顯然更優于隧道當前正在使用的路徑{A->D->C}。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隧道的頭結點A對鏈路的恢復信息完全不關心,則隧道會繼續使用{A->D->C}作為隧道的路徑,直至路徑{A->D->C}中的鏈路失效后,頭結點A重新嘗試路徑選擇。
如圖3所示,如果用戶希望當主用路徑{A->B->C}恢復后,隧道能夠重新選用路徑{A->B->C}作為當前路徑來使用,這就需要一種機制能夠針對已經建立的隧道進行隧道路徑重優化。
目前常規的方式是:定時遍歷所有的本地隧道,所述本地隧道包括已經建立成功的隧道。如圖4所示,針對每一條隧道的主用約束路徑發起CSPF路徑計算,計算成功則表示主用路徑當前可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該隧道正使用非主用路徑,則對該隧道進行路徑重優化。
然而,在一個已負載的網絡中,存在大量的TE LSP,連續的重優化嘗試將會造成節點頻繁地處于隧道路徑提交計算中,從而給網絡中的設備帶來比較大的運行開銷,同時這種重優化方式屬于定時地嘗試,因此未必能夠保證每次對于主用路徑的嘗試計算一定能夠成功,如果成功又要等待下一次定時嘗試,效率比較低。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隧道路徑重優化方法及裝置,其能夠以動態方式實時恢復隧道路徑。
為了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隧道路徑重優化方法,包括:
對于本地隧道的主用路徑配置的可選主用路徑信息,針對主用路徑配置主用路徑信息并通過樹形網絡拓撲進行管理;
當樹形網絡拓撲中的一路徑恢復后,依據內部網關協議IGP消息將IGP-TE動態拓撲變化消息在整個網絡內泛洪;
依據收到的IGP-TE動態拓撲變化消息搜索樹形網絡拓撲,找到對應的設備節點,并將該節點管理下的待恢復路徑隧道執行重優化操作。
優選地,依據收到的IGP-TE動態拓撲變化消息搜索樹形網絡拓撲,找到對應的設備節點之后,還包括:
設備節點依據收到的IGP-TE動態拓撲變化消息找到樹形網絡拓撲中該節點的對應分枝。
優選地,將該節點管理下的待恢復路徑隧道執行重優化操作的步驟包括:
對于該設備節點下的子節點和葉子節點,采用深度優先原則嘗試執行CSPF路徑計算。
優選地,對該設備節點下的子節點和葉子節點采用深度優先原則嘗試執行CSPF路徑計算的步驟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63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