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第三代輪轂軸承內軸圈的磨削定位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6229.4 | 申請日: | 2011-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0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徐衛東;姜艷紅;曲紅利;劉友國;汪洋;姚巧云;李昭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5/18 | 分類號: | B24B5/18;B24B5/01 |
| 代理公司: | 洛陽明律專利代理事務所 41118 | 代理人: | 盧洪方 |
| 地址: | 471039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第三代 輪轂 軸承 內軸圈 磨削 定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軸承套圈加工技術領域,主要涉及一種第三代輪轂軸承內軸圈的磨削定位方法。
背景技術
輪轂軸承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為輪轂的轉動提供精確引導,它既承受軸向載荷又承受徑向載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傳統的汽車車輪用軸承是由兩套圓錐滾子軸承或球軸承組合而成的,軸承的安裝、涂油、密封以及游隙的調整都是在汽車生產線上進行的。第一代輪轂軸承是外圈整體式內圈背對背組合的雙列角接觸球軸承或雙列圓錐滾子軸承,為保證安裝后預緊載荷在規定范圍內,預先設定初始軸承游隙,在汽車組裝線上無需使用調整預緊載荷的隔圈。,此外,輪轂軸承自帶密封圈,省去了人工外部安裝密封圈的步驟;第二代輪轂軸承與第一代相比外圈帶法蘭盤的第二代輪轂軸承其特點是裝配部件數較少,重量較輕,安裝方便。第二代輪轂軸承外圈帶有法蘭盤,直接通過鏍栓連接到懸架上(內圈旋轉型),或安裝到剎車盤和鋼圈上(外圈旋轉型)。第三代輪轂軸承由連接到懸架上帶法蘭盤的外圈和連接到剎車盤和鋼圈上帶法蘭盤的內軸圈相組成,與第二代不同,第三代輪轂軸承集成了ABS傳感器。第三代輪轂軸承普遍采用搖輾技術(swaging)自鎖半內圈,搖輾過程中對帶法蘭盤的輪轂軸端施加軸向載荷使其變形來固定半內圈。與傳統的螺母緊固相比,這種輪轂軸端搖輾方式具有幾個優點。例如第三代輪轂軸承(非驅動輪用)有助于減少體積和重量,同時降低成本。第三代輪轂軸承(驅動輪用)在組裝到汽車之前已經預置了載荷,因此免去了調整內部零部件位置的步驟。因采用新技術第三代輪轂軸承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軸承,它的內軸圈為階梯狀的實體軸,一端帶有法蘭盤,因其精度較高,結構特殊,加工困難;軸承行業滾動軸承內軸圈磨削定位加工普遍采用的夾具是電磁無心夾具,電磁無心夾具的定位是由磁極和支承組成的,具有結構簡單、通用性強、改裝方便等優點,磁極在電磁夾具上,是連接鐵芯與工件的過渡件,也是與不同大小工件相配套的一個更換件,它起著導磁與支承工件端面的作用,為減少磁極與工件端面的接觸面積和相互間的磨損,磁極常做成杯型,并在與工件接觸端的圓周上開出3~4個缺口,以利于冷卻液和磨屑從此處排出,并帶走部分磨削熱量;軸承內軸圈的磨削定位加工,都是以軸承內軸圈的一個端面和外圓作為加工基準面來加工產品;現有技術中軸承內軸圈的磨削定位是以內軸圈階梯狀實體軸的端面A為加工基準面,第三代輪轂軸承內軸圈因階梯狀實體軸的端面A直徑較小,長度較長,另一端帶有法蘭盤,如以內軸圈階梯狀實體軸的端面A為加工基準,磁極磁力將達不到加工要求,被加工產品會產生傾斜、加工精度差、甚至會發生產品被砂輪打出等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故。因此現有磁極的定位方法無法滿足產品的加工精度。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第三代輪轂軸承內軸圈的磨削定位方法。
為完成上述發明任務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第三代輪轂軸承內軸圈的磨削定位方法,以電磁無心夾具作為加工輪轂軸承內軸圈的磨削定位工裝;所述的磨削定位方法中,使所述電磁無心夾具所具有的磁極的內腔的長度大于所需加工軸承內軸圈階梯狀實體軸的端面A距軸承內軸圈一端法蘭盤內端面F的距離;使所需加工軸承內軸圈階梯狀實體軸位于磁極的空腔內,并使位于軸承內軸圈一端法蘭盤的內端面F吸附貼合在磁極的開口端的端面,使軸承內軸圈定位;以軸承內軸圈一端的法蘭盤內端面F作為加工基準面,加工內軸圈的外徑、端面。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第三代輪轂軸承內軸圈的磨削定位方法,增加了磁極內腔的長度,改變了以軸承內軸圈實體軸的端面A作為加工基準的固有方法,使階梯狀實體軸的一端位于磁極內,以法蘭盤的內端面F為加工基準加工內軸圈的外徑、端面,該方法因加工部位距離磁極端面較近,各種加工誤差小,使得內軸圈的外徑和另一端面加工精度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電磁無心夾具的磁極對軸承內軸圈定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加工軸承內軸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B-B剖面圖。
圖中:1、磁極,2、內軸圈,A、所需加工軸承內軸圈階梯狀實體軸的端面,F、軸承內軸圈一端法蘭盤內端面。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說明:
如圖1所示,并參照圖2、圖3,一種第三代輪轂軸承內軸圈的磨削定位方法,以電磁無心夾具作為加工輪轂軸承內軸圈2的磨削定位工裝;所述的磨削定位方法中,使所述電磁無心夾具所具有的磁極1的內腔的長度大于所需加工軸承內軸圈階梯狀實體軸的端面A距軸承內軸圈一端法蘭盤內端面F的距離;使所需加工軸承內軸圈階梯狀實體軸位于磁極1的空腔內,并使位于軸承內軸圈一端法蘭盤的內端面F吸附貼合在磁極1的開口端的端面,使軸承內軸圈2定位;以軸承內軸圈一端的法蘭盤內端面F作為加工基準面,加工內軸圈的外徑、端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未經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62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藥品包裝生產線用塑瓶自動裝箱裝置
- 下一篇:刀座夾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