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煤泥水高效浮沉分離處理工藝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6036.9 | 申請日: | 2011-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38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軍;張永領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宇科博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1/12;C02F1/52;C02F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西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泥水 高效 浮沉 分離 處理 工藝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濕式選煤煤泥水處理領域的一種工藝技術,屬于水處理工程領域,如用在選煤廠煤泥水處理及其他尾礦水處理領域的一種新型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選煤廠煤泥水處理技術,主要是用傳統提耙式濃縮機來進行煤泥水的處理,這種傳統提耙式濃縮機具有以下4個缺點:?
1、傳統提耙式濃縮機存在壓耙問題。一旦出現故障,將會影響整個煤礦的正常經營生產。?
2、由于受到某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傳統提耙式濃縮機需要有專人看管維護,它的人工維護費用比較高。?
3、傳統提耙式濃縮機,占地面積很大,土建成本費用高。傳統提耙式濃縮機,其實質就是靠延長沉淀時間,以期能夠達到練好的沉淀效果。?
4、傳統濃縮機只能去除水中密度較大的,比水中的固體顆粒,不能去除水中密度比水小的灰分,灰分最后形成浮渣聚集在水面或隨水流出。?
發明內容:
本工藝發明主要解決的問題,提高煤泥水處理出水水質指標和增加底流濃度這兩個方面。本工系統主要通過增加全自動加藥系統、高效浮沉分離器和密度調質機來達到上述效果的。?
本工藝增加的全自動加藥系統和煤泥水混合桶,使得水中顆粒物質在絮凝藥劑的作用下形成。?
本工藝通過增加氣浮機,使得水中的不能沉降細小懸浮物能夠去除。?
本工藝增加的密度調質機,對高效浮沉分離器底流進一步濃縮增稠。提高進入壓濾車間的底流煤泥濃度。?
該工藝流程主要有煤泥水混合桶、全自動加藥系統、高效浮沉分離器、密度調質機這幾個部分組成。?
附圖說明
圖1為煤泥水高效浮沉分離處理工藝系統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工藝發明中,7為煤泥水混合桶,包括攪拌機和減速機,主要使通過煤泥水混合桶的?煤泥水和混凝藥劑充分混合?
全自動加藥設備包含儲藥桶、溶藥桶、藥劑輸送和加藥泵,加藥系統投加藥劑,根據由PLC控制?
(一)煤泥水混合單元?
煤泥水混合單元主要有包括7煤泥水混合桶和8靜態混合器這兩個設備。煤泥水攪拌桶主要作用是將投加的藥劑充分混合,使得煤泥水中的顆粒物質能夠聚集,凝結成大的礬花絮體,使得水中的顆粒物質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沉降,去除顆粒物質,從而達到的泥水分離的目的。攪拌桶主要由攪拌電機、攪拌桶、攪拌軸、漿葉等部分組成,攪拌桶采用鋼制材料焊接而成,內襯玻璃鋼防腐,外部醇酸面漆防腐,使其使用壽命大大增強。?
(二)加藥單元?
加藥單元主要有1陽離子攪拌系統、2陰離子攪拌系統、3陽離子儲藥桶、4陰離子儲藥桶、5陽離子加藥泵、6陰離子加藥泵等組成。加藥系統采用鋼制材料焊接而成,內襯玻璃鋼防腐,外部醇酸面漆防腐。?
加藥單元采用陰陽離子組合加藥系統,本系統的特點是:(1)陰離子藥劑與煤泥水混合攪拌,先降解煤泥水顆粒負電位,消減顆粒之間的排斥性;(2)陽離子藥劑在后段多點投加,提高絮凝效果,形成絮體,快速沉降;(3)根據煤泥水的情況,靈活調節投入藥劑量,保證煤泥水的硬度等指標和顆粒、絮凝量得到有效控制。?
(三)高效浮沉分離器?
高效沉浮分離器是一種,將沉降和浮選組合為一體的固液分離裝置。高效沉浮器由9沉淀槽、10氣浮機、11刮渣機和12儲渣槽等幾部分組成,高濃度廢水經進水管、進水支管小孔調節,均勻進入沉淀槽,廢水在沉降區實現泥水分離,澄清水上升,進入浮選區,浮選后浮渣聚集到水面,由刮渣機收集到儲渣槽,儲渣槽和密度調質機相連接。沉淀槽上清液溢流出水,清水經收水裝置進入循環水池。?
(四)密度調質機?
14密度調質機是一種煤泥濃縮增稠設備,由30度深錐濃縮和中心傳動濃?縮機結合而成。包括深錐濃縮主體、垂直旋轉式刮臂耙架、驅動裝置等。采用大尺寸垂圓桶沉淀段,以及30度深錐濃縮,并增大深錐濃縮垂直段圓筒高度,從而使密度調質機排出的底流密度達到500~700g/L;垂直旋轉式刮臂耙架上設有豎直的支柱,支柱從耙架臂的頂端延伸到泥漿床層。當機構旋轉時,這些支柱在泥漿中形成了通道允許液體逸出。?
密度調質機煤泥來源有13底流泵泵入,密度調質機上清液排放至循環水池,濃縮煤泥由15底流泵送入煤泥壓濾車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宇科博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宇科博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603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