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含丁香菌酯和咪鮮胺的殺菌組合物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04774.X | 申請日: | 2011-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932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愛華;李明甫;馮建雄;張崇斌;時曉磊;張杰;黃發(fā)偉;韋挺;侯江利;孫瑞;趙海軍;梅紅玉;寇鵬斌;烏小瑜;陸海瑞;劉衛(wèi)博;達普妮;梁百亮;鄭敬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7/38 | 分類號: | A01N47/38;A01N43/16;A01N59/16;A01N59/2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謝鋼 |
| 地址: | 710404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丁香 咪鮮胺 殺菌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殺菌組合物,特別是一種含丁香菌酯和咪鮮胺的殺菌組合物,屬于復配農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是近年來新開發(fā)的殺菌劑品種,是殺菌劑領域中一大里程碑。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具有獨特的作用機制,它通過鎖住細胞色素b和c1之間的電子傳遞而阻止細胞的ATP合成,從而抑制其線粒體呼吸而發(fā)揮抑菌作用。對14-脫甲基化酶抑制劑、苯甲酰胺類、二羧酰胺類和苯并咪唑類產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護、治療、鏟除、滲透、內吸活性,而且能在植物體內、土壤和水中很快降解。盡管該類殺菌劑作用機理獨特,但病原菌對其產生抗性的速度很快,使用成本高,所以限制了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的大面積推廣使用。?
丁香菌酯是一種甲氧基丙烯酸甲酯類化合物,英文通用名:coumoxystrobin,化學名稱:(E)-2-(2-((3-丁基-4-甲基-香豆素-7-基-氧基)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是一種高效廣譜的農用殺菌劑,對由鞭毛菌、結合菌、子囊菌、擔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如油菜菌核病、蘋果樹腐爛病、黃瓜霜霉病、黃瓜白粉病、水稻稻瘟病、香蕉葉斑病、蘋果斑點落葉病等有很好的防效。
咪鮮胺,英文通用名:proehloraz,化學名稱: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咪鮮胺為高效、廣譜、低毒型殺菌劑,具有預防保護和治療作用,通過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在植物體內具有傳導作用,對于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種病害防效極佳。咪鮮胺錳鹽是以咪鮮胺-氯化錳復合物為有效成分,作用機理和防治對象同咪鮮胺,主要用于使用咪鮮胺乳油易引起藥害的作物上。咪鮮胺銅鹽是在咪鮮胺基礎上衍生的一種新型結構化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各類瓜、果、菜的采前采后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綠霉病以及水稻惡苗病、稻瘟病等,是通過抑制菌體內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
盡管丁香菌酯是一種高效廣譜的農用殺菌劑,但它作為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化合物,作用機理單一,田間應用上長期重復使用病菌會產生抗性,導致防效降低,且使用成本高。咪鮮胺及其衍生物已使用多年,病原菌對其產生了很大的抗性,單獨施用用藥量越來越大。目前還沒有丁香菌酯和咪鮮胺或其衍生物咪鮮胺錳鹽、咪鮮胺銅鹽混配的技術報道。發(fā)明人通過試驗發(fā)現,將作用機理不同的丁香菌酯和咪鮮胺或其衍生物咪鮮胺錳鹽、咪鮮胺銅鹽復配,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能顯著提高治療、保護的防治效果、減少施藥次數和用藥量,減緩病菌抗性的產生,降低防治成本,對作物安全性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分合理,增效作用顯著,殺菌效果好,用藥成本低,不易產生抗藥性、對作物安全的農用殺菌組合物。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組合物在防治果樹、蔬菜炭疽病、水稻稻瘟、紋枯病上的應用。
為了克服現有單一制劑的缺陷,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解決的:
A)第一活性成分丁香菌酯;
B)第二活性成分咪鮮胺或咪鮮胺鹽;
第一活性成分與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為1:20~5:1,優(yōu)選的重量比為1:15~3:1,更優(yōu)選的重量比為1:10~1:1。
所述的咪鮮胺鹽為咪鮮胺錳鹽或咪鮮胺銅鹽。
第一活性成分與第二活性成分的累積量(含量之和)為所述組合物總重量的1%~70%,優(yōu)選為5%~50%,活性成分累積量的大小也與劑型密切相關,如微乳劑的活性成分累積量一般不超過50%。
本發(fā)明含有丁香菌酯和咪鮮胺的農用殺菌組合物按照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劑劑型是懸浮劑、水乳劑、微乳劑、乳油、可濕性粉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未經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477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