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平原水網地區村鎮生活污水收集與生態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4533.5 | 申請日: | 2011-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0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藝;李曉霞;劉明元;何業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市黃河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32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原 水網 地區 村鎮 生活 污水 收集 生態 處理 方法 | ||
1.一種村鎮生活污水收集與生態處理方法,其方法是:由生態混凝土墻、生態調節溝、凈化浮島和景觀浮島組成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沿河浜或湖塘岸邊建造生態混凝土墻與岸邊構成生態調節溝,以村鎮為單元,沿岸農村農戶將生活污水就近排入生態調節溝;一部分污水通過具有過濾截留和生物降解功能的生態混凝土墻過濾截留、生物降解,去除污染物;通過在生態調節溝內栽植菖蒲、再力花等自然水生植物,一部分污水沿有自動增氧功能的生態調節溝降解凈化水質;出水進入河浜或湖塘內的長方形凈化浮島和三五成叢式栽種美人蕉、鳳眼蓮、燈芯草、菖蒲、旱傘草、千屈菜、花葉蘆竹等水生植物的景觀浮島進行深度凈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村鎮生活污水收集與生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態混凝土墻由生態混凝土板、填充鋼渣、生態混凝土插槽、C15混凝土墊層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村鎮生活污水收集與生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態調節溝是由生態混凝土墻沿著河浜或湖塘岸邊分割出來,考慮水流方向、風向建造,具有自動增氧功能,主要栽植菖蒲、再力花等自然水生植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村鎮生活污水收集與生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凈化浮島組配形式為長方形,主要栽種聚草,四周可搭配美人蕉、鳳眼蓮、燈芯草等水生植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村鎮生活污水收集與生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景觀浮島主要栽種美人蕉、鳳眼蓮、燈芯草、菖蒲、旱傘草、千屈菜、花葉蘆竹等水生植物,采用三五成叢的方式,交錯配置,高低錯落,疏密有致。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村鎮生活污水收集與生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態混凝土墻將河浜或湖塘沿著岸邊分割成為兩部分,靠岸邊的部分為生態調節溝,河浜另一邊或湖塘中心由凈化浮島和景觀浮島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市黃河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市黃河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453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配合密碼鍵盤使用的多用途RFID讀卡器
- 下一篇:精準煙葉播種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