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兩側安裝車輪的車輛雙擺臂式減震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4210.6 | 申請日: | 2011-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04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谷;吳振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盛榮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25/04 | 分類號: | B62K25/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楊紅 |
| 地址: | 300352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兩側 安裝 車輪 車輛 雙擺臂式 減震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減震機構,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兩側安裝車輪的車輛雙擺臂式減震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電動三輪車在中老年人群體中和部分殘疾人中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現代化代步交通工具。三輪車深受人們喜愛,但是當前市場上的電動三輪車為傳統的結構制作,未設后減震,從而帶來如下缺陷:由于沒設后減震,安全性能差,行駛中車架沖擊力大,使車架容易變形,甚至斷裂,這種情況時有發生;整車震動厲害,易造成車圖變形斷裂,車胎也易損壞;車輛震動大,電子元器件、插接件和各聯接部位都易松動,造成車輛故障多,甚至妨礙了交通;乘座舒適感差,更談不上老年人的休閑享受。專利號(ZL?200620033826.9)公開了一種電動三輪車后架減震裝置,包括設在底盤上拱形后主車架、后平叉、減震器,減震器上端與后主車架連接,下端與設在主車架底盤上的后平叉連接,結構形成一整體車架。減震器與后主車架、后平叉的連接均通過后主車架、后平叉上分別設的后主車架吊耳和后平叉吊耳連接,后平叉平衡軸為該裝置一個部件。減震器至少安裝一個或一個以上。上述結構雖然解決了避震問題。但結構較復雜,若一側避震器出現故障,另一側避震器會很快損壞,造成車輛的危險更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兩側安裝車輪的車輛雙擺臂式減震機構,采用雙擺臂式減震結構,減振時,兩側車輪各自達到上下垂直運動減震的效果,更安全,也更舒適。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用于兩側安裝車輪的車輛雙擺臂式減震機構,包括車體、兩側后輪及后軸,其特征是:所述兩側車輪與車體之間設有雙擺臂式連接機構,所述雙擺臂式連接機構由四只擺臂構成對稱式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雙擺臂機構,所述雙擺臂式連接機構與對稱設置的減震器構成車輛雙擺臂式減震機構。
所述車輛雙擺臂式減震機構包括減震器、四連桿雙擺臂機構和聯軸器,所述聯軸器中心孔與后軸固接,所述聯軸器兩端的銷孔或連接耳孔分別通過擺臂軸與四連桿雙擺臂機構的兩只擺臂一端銷接,四連桿雙擺臂機構兩只擺臂的另一端通過擺臂軸分別與固定在車體上的連接耳的銷孔銷接,所述減震器靠近兩側車輪對稱設置,所述減震器下端通過減震器下軸與四連桿雙擺臂機構的下擺臂銷接,減震器上端通過減震器上軸與車體的連接耳銷接。
有益效果:采用雙擺臂式減震結構,減振時,兩側車輪各自達到上下垂直運動減震的效果,更安全,也更舒適。車輛在不平坦道路上行駛,沖擊力大大減少,只有一點緩沖力量,車架不容易變形和斷裂,解決了生產廠和消費者的最大擔憂。保護了車圖不變形、不斷裂,車胎不易損壞,提高了產品質量,增加了車輛使用壽命。可以廣泛應用于兩側裝有車輪的任何車輛上,如三輪車及四輪老年代步車等車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應用在電動三輪車的示意圖。
圖中:1、后輪,2、車體,3、減震器上軸,4、聯軸器,5、減震器下軸,6、減震器,7、擺臂,8、擺臂軸,9、連接耳,10、后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詳述如下:詳見附圖,一種用于兩側安裝車輪的車輛雙擺臂式減震機構,包括車體2、兩側后輪1及后軸10,所述兩側車輪與車體之間設有雙擺臂式連接機構,所述雙擺臂式連接機構由四只擺臂7構成對稱式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雙擺臂機構,所述雙擺臂式連接機構與對稱設置的減震器構成車輛雙擺臂式減震機構。所述車輛雙擺臂式減震機構包括減震器6、四連桿雙擺臂機構和聯軸器4,所述聯軸器中心孔與后軸固接,所述聯軸器兩端的銷孔或連接耳孔分別通過擺臂軸8與四連桿雙擺臂機構的兩只擺臂一端銷接,四連桿雙擺臂機構兩只擺臂的另一端通過擺臂軸分別與固定在車體上的連接耳9的銷孔銷接,所述減震器靠近兩側車輪對稱設置,所述減震器下端通過減震器下軸5與四連桿雙擺臂機構的下擺臂銷接,減震器上端通過減震器上軸3與車體的連接耳銷接。
工作原理:
車行駛中受到顛簸時,車輪通過與后軸固接成一體的聯軸器將力傳遞給四連桿雙擺臂機構的對稱擺臂,其可以上下做垂直移動,即可帶動與車體連接的避震器移動,起到減震作用。
圖2所示,安裝本發明的前后排雙人三輪車,全長小于160cm。前驅電動三輪車,前后輪均可減震。前面駕駛者與后面乘坐者,均坐在靠背座椅上,避免了三角鞍座對駕駛者的損傷。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結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盛榮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天津盛榮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42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復合式通氣結構的供料倉
- 下一篇:海底全地形行走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