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治療一種慢性便秘的中草藥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04160.1 | 申請日: | 2011-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0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fā)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華倫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45 | 分類號: | A61K36/8945;A61P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840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一種 慢性 便秘 中草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天然植物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便秘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臨床中常見的慢性便秘,是因不同病因病理引起的一種非常復雜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的癥狀,該病預后良好,一般不危急生命,很不容易導致住院治療,對健康的危害常常被忽視,目前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不斷的變化,常以精細食品為主,對綠色食品不很重視,特別是對社交的需要過度的喝酒,吃麻喝辣,飲食不節(jié),日常生活更不規(guī)律,因此慢性便秘一般采用綜合治療,有人提倡用手術治療,該治療方法病人痛苦大,費用高,效果不很明顯。
如果術前對導致慢性便秘的病因未能完全確診認識,最好不做手術。
一般主張保守治療法,非手術治療是比較明智的治療選擇,該病除藥物服用,因本身是一種慢性病程必須改變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攝取。調整心理狀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上述非手術治療,周期長,療效緩慢,必須有藥物的配合,最佳的藥物是用中草藥,因為中草藥對治療慢性便秘由獨特的優(yōu)勢,在臨床中經(jīng)過實踐檢驗,總結出的健脾益胃的中藥組合式目前治療慢性便秘的理想藥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便秘的中草藥組合物。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慢性便秘的中草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傳統(tǒng)的湯劑(水劑):
山藥3-9份、茯苓5-10份、白術5-10份、黑芝麻5-10份、香櫞皮3-6份、檳榔2-4份、木香3-6份、烏藥3-9份、枳殼2-6份、陳皮3-6份、扁豆3-6份、半夏2-6份,?
上述中藥加水12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三次,將三次熬取的上清液回收過濾,裝瓶,高溫滅菌,以備服用。
優(yōu)選的所述的治療慢性便秘的中草藥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山藥9份、茯苓10份、白術10份、黑芝麻10份、香櫞皮6份、檳榔4份、木香6份、烏藥9份、枳殼6份、陳皮6份、扁豆6份、半夏6份,
加水濃煎取汁,過濾混合裝瓶滅菌備用。
本發(fā)明的配伍思想,配方中以山藥為君;以茯苓、白術為臣;以黑芝麻、香櫞皮、檳榔、木香為佐;以烏藥、枳殼、陳皮、扁豆、半夏為使。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山藥:為薯蕷科多年生蔓生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性味與歸經(jīng),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jīng)。功能與主治,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癥。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與歸經(jīng):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功能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性味與歸經(jīng),苦、甘,溫。歸脾、胃經(jīng)。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黑芝麻: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功能與主治:補肝腎益血,潤腸燥。用于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須發(fā)早白、病后脫發(fā)、腸燥便秘。
香櫞皮:為蕓香科植物枸櫞或香圓的成熟果實的皮。性味與歸經(jīng):辛苦酸,溫。入肝肺、脾經(jīng)。功能主治:理氣,舒郁,消痰,利膈。治胃痛脹滿,痰飲咳嗽氣塑,嘔噦少食。檳榔:為棕櫚科常綠喬木植物棕榔的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jīng):苦、辛,溫。歸胃、大
經(jīng)。功能與主治:驅蟲消積,行氣利水。
木香: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性味與歸經(jīng):辛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肚;肺經(jīng)
功能與主治:行氣止痛;調中導滯。主胞脅脹滿足?;脘腹脹痛;哎吐泄瀉;痢疾后重。
烏藥:本品為樟科植物烏藥的干燥塊根。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jīng)。
功能與主治:順氣止痛,溫腎散寒。用于胸腹脹痛,氣逆喘急,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痛經(jīng)。
枳殼: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性味與歸經(jīng):苦;酸;性微寒?歸經(jīng):肺;脾;肝;胃;大腸經(jīng)。功能與主治:胸隔痞滿;脅肋脹痛;食積不化;脘腹脹滿;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華倫,未經(jīng)鄧華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41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治療酒醉的中草藥
- 下一篇:帶MP3音樂播放功能的網(wǎng)絡電視收音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