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青蝦的人工蝦巢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3842.0 | 申請日: | 2011-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0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蔣速飛;傅洪拓;熊貽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408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青蝦 人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供青蝦棲息和捕撈青蝦的工具,特別是一種青蝦的人工蝦巢。
背景技術
青蝦(Macrobrachium?nipponense),學名日本沼蝦,是我國重要的淡水經濟蝦類。其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并且其養殖周期短、投入成本低,經濟價值高等優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和養殖戶的喜歡。目前,養殖的青蝦和野生青蝦的捕撈方式只有地籠網、抄網和拉網三種捕撈方式。
地籠網捕撈青蝦,在溫度高的時候捕撈青蝦,由于溫度高,青蝦活動能力強,當籠稍里面青蝦密度高到一定程度,容易照成青蝦死亡,給漁民造成損失;同時,在青蝦生長期,當青蝦在籠稍里面脫殼的時候,也容易照成損傷,影響經濟效益。拉網,只是適合冬季,氣溫較低,青蝦活動能力降低的時候,用來捕撈青蝦。因此,結合人工蝦巢和抄網的方法,則是青蝦捕撈的一種很重要的方式。
目前,廣大養殖戶和漁民使用的人工蝦巢,一般都是用茶樹枝或水花生等材料加工成的。它們使用壽命短,用茶樹枝做的人工蝦巢一般最多用兩年,而水花生做成的人工蝦巢則最多只能使用一個季節。而且茶樹枝或水花生做成的人工蝦巢在腐爛的過程中容易污染水質,影響青蝦的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解決目前人工蝦巢腐爛變質污染水質,以及使用壽命短的問題,給養殖戶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方便的清潔的人工蝦巢。
實現本發明目的主要技術方案:
一種青蝦的人工蝦巢,有多片水草狀結構體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狀結構體材質為深色LDPE。
優選的:所述人工蝦巢為高60cm,底部直徑70cm的類似圓錐體的形狀。
本發明的優點和效果:
本發明利用塑料制成水草的形狀,給青蝦的生長和日常生活提供棲息場所,避免養殖過程中青蝦自相殘殺,有效的提高了青蝦養殖產量。捕撈青蝦的時候只需將抄網放在人工蝦巢的下面,然后將人工蝦巢抖一抖,蝦巢上青蝦就全部入網。其特點是使用輕便、壽命長,能使用6~8年,而且使用過程中不會對水體有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單片水草狀結構體示意圖;
圖?2?為多片水草狀結構體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青蝦的行為學和生活習性,用塑料制成水草的模型,并以一定的形狀組裝再一起,形成一個容易操作的人工蝦巢。
本發明制作步驟如下:
(1)挑選材料:最好選用全新的、深色的LDPE(低密度聚乙烯),使用回收原料則有可能含毒物質或刺激氣味,影響青蝦的棲息。
(2)制作單片水草狀塑料模型(如圖1)????????????????????????????????????????????????????????????????????????????????????????????????????????????????????????????????????????????????????????????????????????????????????????????????????????????????????????????????????
(3)組裝:將制作好的單片水草塑料模型,固定組裝在一起,形成一個固定的人工蝦巢。
(4)整型、定型:調整人工蝦巢大小、高度,使其固定為高60cm,底部直徑70cm的類似圓錐體的形狀(如圖2),方便操作。
下面通過具體實例進一步對本發明的效果作詳細說明。
實例1:
池塘面積3畝(長70米寬28米),10月中旬,水溫20~25℃,池塘中放置3排人工蝦巢,每排10個,放置一個星期后,用抄網捕撈,共捕獲青蝦35公斤,平均每個蝦巢可捕撈青蝦1.16公斤。
實例2:
池塘面積3畝(長100米寬20米),12月初,水溫8~12℃,池塘中放置2排人工蝦巢,每排15個,放置兩個星期后,用抄網捕撈,共捕獲青蝦45公斤,平均每個蝦巢捕撈青蝦1.5公斤。
實例3:
池塘面積5畝(長100米寬33米),12月初,水溫8~12℃,池塘中放置3排人工蝦巢,每排15個,放置兩個星期后,用抄網捕撈,共捕獲青蝦75公斤,平均每個蝦巢捕撈青蝦1.67公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38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移動秤盤機構
- 下一篇:固態成像裝置、其制造方法以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