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戶內GIS樓面墊層處理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3778.6 | 申請日: | 2011-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19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孟建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艾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15/12 | 分類號: | E04F15/12;E04F15/14;E04F15/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51 | 代理人: | 劉峰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戶內 gis 樓面 墊層 處理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筋混凝土樓板面層制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戶內GIS樓面墊層處理結構。
背景技術
GIS技術是一種先進的高壓電器配電裝置。GIS是將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線、進出線套管等,經優化設計有機地組合成一個整體,具有很多優點:隔離化學污染、積塵、積雪等外部影響,可靠性高;抗震性能優良;能屏蔽電磁和靜電,減少了噪音和無線電干擾等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整機裝配并以單元的形式運達施工現場,現場施工周期短;維護工作量小,維護方便。但GIS也有自身的缺點,例如設備發生局部故障需要檢修時,停電范圍大等等。
由于以上優缺點并存,因此,雖然GIS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一直在致力于開發一種適用性更好的GIS技術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施工便利的戶內GIS樓面墊層處理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戶內GIS樓面墊層處理結構,包括鋼筋混凝土樓板結構層,所述鋼筋混凝土樓板結構層上鋪設有隔離層,所述隔離層上鋪設有最大粒徑不大于15毫米的碎砌塊,所述碎砌塊上澆筑有細石混凝土面層。
較佳地,所述細石混凝土面層中設置有鋼絲網。
較佳地,所述細石混凝土面層的頂部設置有通縫,所述通縫內嵌設有瀝青膠泥。
較佳地,所述通縫的寬度為8-12毫米,深度為8-12毫米。
較佳地,所述細石混凝土面層的厚度為40-60毫米。
較佳地,所述隔離層的厚度為1-3毫米。
較佳地,所述碎砌塊的厚度為120-180毫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戶內GIS樓面墊層處理結構具有成本低廉、廢砌塊利用、施工方便等優點,并能減輕樓板結構的變形、裂縫現象。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方式,包括鋼筋混凝土樓板結構層1,鋼筋混凝土樓板結構層1上鋪設有隔離層2。
隔離層2的厚度為1-3毫米,優選地為2毫米。由于設置了隔離層,使得墊層、面層與結構層相對分離。
隔離層2上鋪設有最大粒徑不大于15毫米的碎砌塊(墊層)3,級配的碎砌塊3的厚度為120-180毫米,優選地為150毫米。
利用壓碎的廢砌塊做填充層,廢物利用,節約材料,砌塊容重較低,減輕了結構層附重,充分做到節能、環保。
碎砌塊3上澆筑有細石混凝土面層4,細石混凝土面層4的厚度為40-60毫米,優選地為50毫米。
細石混凝土面層4中設置有鋼絲網(圖中未示出),以提高面層的整體穩定性。
另外,在細石混凝土面層4的頂部還設置有通縫5,通縫5的寬度為8-12毫米,深度為8-12毫米。通縫5內嵌設有瀝青膠泥。
細石混凝土面層4中設有通縫5,有利于面層遇溫度變化時的伸縮。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艾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艾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377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傳送帶的支撐裝置
- 下一篇:自粘性可打印PVC數碼相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