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納多型腔熱流道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3745.1 | 申請日: | 2011-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36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象烈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道萬和(蘇州)熱流道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7 | 分類號: | B29C45/27;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納多型腔 熱流 系統 | ||
1.提納多型腔熱流道系統,包括分流板(10),位于分流板(10)上端的驅動裝置(20),以及位于分流板(10)上端中間的主射嘴(30),還包括位于分流板(10)下端的熱咀(4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咀(40)外側套置有導熱管(50),所述導熱管(50)外側壁開設有環形容納槽(51),所述容納槽(51)內嵌有發熱條(5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納多型腔熱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槽(51)呈螺旋環繞于所述導熱管(50)的外側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納多型腔熱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槽(51)的截面形狀為方形,所述發熱條(52)的截面形狀與所述容納槽(51)的截面形狀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納多型腔熱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管(50)由導熱優良的金屬材料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納多型腔熱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10)兩端的外側壁開設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內箍有發熱絲(1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提納多型腔熱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截面形狀為方形,所述發熱絲(12)的截面形狀與所述凹槽(11)的截面形狀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道萬和(蘇州)熱流道系統有限公司,未經柳道萬和(蘇州)熱流道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374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