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四足機器人腿部機構無效
申請號: | 201110303670.7 | 申請日: | 2011-12-30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0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發明(設計)人: | 范昌華;蔣蓁;史曉斌;賀白羽;薛金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主分類號: | B62D57/032 | 分類號: | 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機器人 腿部 機構 | ||
1.一種四足機器人腿部機構,包括驅動電機(A1)、股骨機構(1)、膝關節鉸鏈(2)、脛骨機構(3)、裸關節鉸鏈(4)和跖骨機構(5),其特征在于:
所述股骨機構(1)通過膝關節鉸鏈(2)鉸連脛骨機構(3);
所述驅動電機(A1)固定安裝在股骨機構(1)上,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膝關節鉸鏈(2)中的傘齒輪傳動機構驅動脛骨機構(3)轉動;
所述脛骨機構(3)通過裸關節鉸鏈(4)鉸連跖骨機構(5);
所述驅動電機(A1)通過膝關節鉸鏈(2)中的傘齒輪傳動機構和裸關節鉸鏈(4)中的傘齒輪傳動機構驅動跖骨機構(5)傳動。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四足機器人腿部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機構(1)包括股骨連桿(A30)和電機固定支架(A29),電機固定支架(A29)通過螺栓固定在股骨連桿(A30)上,驅動電機(A1)固定安裝在電機固定支架(A29)上,確保驅動電機(A1)的輸出軸沿著股骨連桿(A30)軸向安裝。
3.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四足機器人腿部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脛骨機構(3)包括脛骨連桿(A8)、脛骨傳動軸(A23)、上軸承座(A7)和下軸承座(A22),上軸承座(A7)和下軸承座(A22)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脛骨連桿(A8)上,脛骨傳動軸(A23)通過上下軸承座(A7、A22)中的軸承(A24)的支承而與脛骨連桿(A8)平行安裝。
4.根據權利要求書3所述的四足機器人腿部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膝關節鉸鏈(2)包括脛骨驅動錐齒輪(A3)、墊片(A4)、膝關節旋轉軸(A5)、脛骨連桿上軸承(A6)、膝關節制動墊片(A25)、膝關節錐齒輪(A26)和股骨連桿下軸承(A28);
脛骨連桿上軸承(A6)通過過盈配合嵌入安裝在脛骨連桿(A8)頂端左側,脛骨驅動錐齒輪(A3)通過螺栓固定在脛骨連桿(A8)頂端左側,并保持與脛骨連桿上軸承(A6)同軸安裝,脛骨驅動錐齒輪(A3)的內圈與脛骨連桿上軸承(A6)的外圈貼合接觸;所述股骨連桿(A30)底端左側通過過盈配合嵌入安裝股骨連桿下軸承(A28),并與脛骨連桿(A8)頂端右側凸起的旋轉短軸過盈配合,并保持與脛骨連桿上軸承(A6)同軸安裝;膝關節旋轉軸(A5)右端與膝關節錐齒輪(A26)通過螺栓鎖緊配合;膝關節錐齒輪(A26)通過間隙配合嵌入在股骨連桿(A30)底端右側,并保持與脛骨連桿上軸承(A6)同軸安裝,構成膝關節鉸鏈(2)中的傘齒輪傳動機構;膝關節旋轉軸(A5)與脛骨連桿上軸承(A6)過盈配合,墊片(A4)安裝在膝關節旋轉軸(A5)左側,并與脛骨連桿上軸承(A6)左側接觸,膝關節旋轉軸(A5)最左端固定一壓緊螺母;膝關節制動墊片(A25)安裝在股骨連桿(A30)底端右側和膝關節錐齒輪(A26)左側之間;膝關節制動墊片(A25)底端的U型槽通過過盈配合嵌入在膝關節錐齒輪(A26)的齒輪軸中,膝關節制動墊片(A25)頂端通過螺母固定在股骨連桿(A30)底端上。
5.根據權利要求書4所述的四足機器人腿部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跖骨機構(5)包括阻尼彈簧座(A14)、調整墊塊(A17)、減震彈簧(A16)、跖骨上連桿(A9)、移動導桿(A15)和機器人足底(A18),阻尼彈簧座(A14)通過螺栓固定在跖骨上連桿(A9)的底端上,減震彈簧(A16)通過間隙配合套在阻尼彈簧座(A14)的軸套上,并且減震彈簧(A16)一端與阻尼彈簧座(A14)的軸套頂部接觸,另一端與通過間隙配合套在阻尼彈簧座(A14)軸套上的調整墊塊(A17)頂端接觸,移動導桿(A15)通過間隙配合插入阻尼彈簧座(A14)的軸套中,移動導桿(A15)的底端通過螺紋配合與機器人足底(A18)固定,并且機器人足底(A18)的頂端與調整墊塊(A17)的底端接觸,移動導桿(A15)上端安裝彈性擋圈使之固定在阻尼彈簧座(A14)的軸套中。
6.根據權利要求書5所述的四足機器人腿部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裸關節鉸鏈(4)包括跖骨上連桿軸承(A10)、脛骨連桿下軸承(A11)、裸關節旋轉軸(A12)、墊片(A13)、踝關節錐齒輪(A19)和踝關節制動墊片(A21);脛骨連桿下軸承(A11)通過過盈配合嵌入安裝在脛骨連桿(A8)底端左側,跖骨上連桿(A9)頂端左側通過過盈配合嵌入安裝跖骨上連桿軸承(A10),并與脛骨連桿(A8)底端右側凸起的旋轉短軸過盈配合,?并保持與脛骨連桿下軸承(A11)同軸安裝;裸關節旋轉軸(A12)右端與踝關節錐齒輪(A19)通過螺栓鎖緊配合;踝關節錐齒輪(A19)通過間隙配合嵌入在跖骨上連桿(A9)頂端右側,并保持與脛骨連桿下軸承(A11)同軸安裝;裸關節旋轉軸(A12)與脛骨連桿下軸承(A11)過盈配合,墊片(A13)安裝在裸關節旋轉軸(A12)左側,并與脛骨連桿下軸承(A11)左側接觸,裸關節旋轉軸(A12)最左端固定一壓緊螺母;踝關節制動墊片(A21)安裝在跖骨上連桿(A9)頂端右側和踝關節錐齒輪(A19)左側之間,構成裸關節鉸鏈(4)中傘齒輪傳動機構;踝關節制動墊片(A21)底端的U型槽通過過盈配合嵌入在踝關節錐齒輪(A19)的齒輪軸中,踝關節制動墊片(A21)頂端通過螺母固定在跖骨上連桿(A9)的頂端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367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