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地板骨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2983.0 | 申請日: | 2011-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23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玉置秀行 | 申請(專利權)人: | 鈴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D25/20 | 分類號: | 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地板 骨架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設置于車體下部的車輛地板骨架結構,該構造包括地板面板(floor?panel)和側梁等。
背景技術
在一般的車輛地板骨架結構中,地板面板設置于車體的整個下部,而在車體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側梁則設置于地板面板的車體寬度方向上的左右兩側。其中,側梁是沿車體前后方向在車體的幾乎整個長度延伸的骨架構件,該側梁在確保車體剛度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該側梁還扮演著將從車體前側輸入的負荷傳遞至位于車體后側的構件的重要角色。
在這方面,為了有效地將來自車體前側的負荷傳遞至位于車體后側的構件,使用一種其中的位于左右兩側的側梁以兩者之間的間距保持恒定地、沒有局部彎折地延伸的構造是重要的。該構造使得地板骨架結構能夠具有必要的剛度,并且使得輕質構件能夠被用作側梁,等等。
然而,在設計緊湊的小型車的基本骨架結構中,側梁之間的在車體寬度方向上的間距由于小型車的寬度也較小。同時也存在這樣一種構造,其中剛性構件被布置成集中在車體寬度方向的內側,以有效地接受從車體前側輸入的負荷。當使用這種構造時,側梁之間的在車體寬度方向上的間距趨向于小。
無論如何,在后地板附近,為了避免與布置于車體后側的例如燃油箱等構件產生干涉,或者為了安裝后輪胎懸掛,需要將車體后側的后側梁定位于車體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為此,傳統地板骨架結構使用了均具有形成為從車體寬度方向上的中間進一步向外彎曲的形狀的車體后側的側梁,或者在該傳統地板骨架結構中另外設置在車體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附加構件。采用這種地板骨架結構,從車體前側輸入的負荷被傳遞至車體后側的后側梁,從而負荷由作為一個整體的車體吸收。
同時,設計緊湊的小型車的基本骨架結構要求避免歸因于附加構件的重量增加。在這方面,在一種類型的傳統骨架結構中,各前側梁向外彎曲并連續至主地板的側梁處,該主地板的側梁被維持在車體外側位置處并連續至位于車體后部的后側梁處(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
在另一類型的傳統骨架結構中,前側梁連續至主地板的側梁處,同時維持車體寬度方向上的間距幾乎相同,并且主地板的側梁在車體內被向外彎曲以連續至位于車體后部的后側梁處(例如參見專利文獻2)。
此外,在又一類型的傳統骨架結構中,各側梁被分成主地板用的地板側梁和后地板用的后側梁,其中地板側梁的后部沒有彎曲地與后地板相連,并且后側梁設置于在車體寬度方向上從地板側梁偏移的位置處(例如參見專利文獻3)。
[專利文獻1]:JP?2009-12677A
[專利文獻2]:JP?2005-219521A
[專利文獻3]:JP?2008-13078A
然而,在專利文獻1中示出的傳統地板骨架結構中,彎曲部被形成在要求吸收大負荷的車體前側的前側梁中。因此也必需使該彎曲部強化,并將該地板骨架結構設計成當以任何方式變形時該側梁不能在彎曲部彎折。
同時,特別地在設計緊湊的小型車的基本骨架結構的情況下,專利文獻2中示出的傳統地板骨架結構有時缺乏必需的骨架剛度,因為側梁的彎曲部在車體前后方向上的長度太短以至于側梁突然向外彎曲。此外,該側梁的壓制成型較難也是個問題,這導致生產率的降低。
此外,在專利文獻3中示出的傳統地板骨架結構中,從車體前側輸入的負荷被從前側梁傳遞至地板側梁,而不被傳遞至車體后側的后側梁。換言之,該負荷被后地板的前部接受,并且停在了該前部處。結果,負荷傾向于集中在后地板的前部處,這引起了對后地板屈曲變形的擔心。為此,需要在后地板的位置處設置附加加固部件。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是鑒于這些情況而做出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地板骨架結構,該構造能夠通過使負荷從地板側梁平滑地傳遞至車體后側的后地板面板而使來自車體前側的負荷分散,并且能夠在避免應力集中于后地板面板的前部的同時防止后地板面板的前部產生屈曲變形。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鈴木株式會社,未經鈴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29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熟眠用睡枕
- 下一篇:無載具的半導體封裝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