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蒸汽柜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2807.7 | 申請日: | 2011-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96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東田廚具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16 | 分類號: | A47J27/16;A47J27/13;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張艷美;郝傳鑫 |
| 地址: | 523270 廣東省東莞市高埗鎮***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汽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蒸汽柜,尤其涉及一種密封性好,蒸煮迅速且效果好的蒸汽柜。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要求也越來越高,食物的烹調方式也各種各樣。而蒸煮是烹調中較為健康的一種煮食方式,而且蒸煮出的食物亦十分可口,一直受得人們的喜愛。
蒸煮方式是通過加熱容器內的水使其蒸發成水蒸汽,并將帶高溫的水蒸汽與食物接觸,從而對食物進行消毒或蒸煮?,F有蒸汽柜一般通過蒸汽發生器產生蒸汽后輸送到載有食物的內膽內進行蒸煮。蒸煮對蒸汽柜內膽的密閉性要求較高,但是現有的蒸汽柜內膽與柜門通常只是簡單的扣合,柜門與內膽之間常常帶有空隙,這樣水蒸汽很容易泄出,從而需要較長的蒸煮時間才能將食物蒸熟,導致蒸煮效果差,蒸汽柜的密閉性能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封性好,蒸煮迅速且效果好的蒸汽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蒸汽柜,包括柜體、若干內膽、翻轉門、蒸汽管道及蒸汽發生器,所述內膽自上而下設置于所述柜體內部,所述蒸汽發生器安裝于所述柜體的下方,所述蒸汽管道一端與所述蒸汽發生器連通,另一端分別與各個所述內膽相連通,各個內膽內分別設有排水管,所述翻轉門分別樞接于所述內膽的下端且與所述內膽形成封閉體,所述蒸汽柜還包括若干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包括彈簧盒、彈簧及連接件,所述彈簧盒分別固定于所述內膽的兩側壁上,所述彈簧安裝于所述彈簧盒內且一端與所述彈簧盒內部固定,另一端伸出所述彈簧盒與所述連接件的一端固定,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翻轉門的內側連接。
較佳地,所述柜體包括面板、左、右側板、頂板及背板,所述面板、左、右側板、頂板及背板圍成容置所述內膽的容置空間,所述面板、左、右側板、頂板及背板能保護所述內膽,并且起到隔熱的作用。
具體地,所述蒸汽管道包括主管道、若干分支管道、噴嘴及開關手柄,所述主管道豎直地設置于所述柜體內且與所述蒸汽發生器相連通,所述分支管道一端水平地與所述主管道連通,另一端與所述開關手柄連接,所述開關手柄安裝于所述面板上,所述分支管道開設有通氣孔且與所述噴嘴連通,所述開關手柄控制所述分支管道的通氣孔與所述噴嘴的對接,所述噴嘴安裝于所述內膽的內部。通過設置多個分支管道,并且每個分支管道均由一開關手柄單獨控制,因此,各所述內膽均可進行單獨的蒸煮,從而實現同時對不同的食物進行不同程度的蒸煮,控制非常方便。
較佳地,所述蒸汽發生器包括爐體燃燒室、油箱、點火器、爐體內膽及水箱,所述水箱與所述爐體內膽連通,所述油箱與所述爐體燃燒室連通,所述點火器對所述爐體燃燒室點火,所述爐體燃燒室對所述爐體內膽加熱使所述爐體內膽產生水蒸汽,所述爐體內膽與所述蒸汽管道連通。
具體地,所述蒸汽發生器還包括氣閥,所述氣閥設置于所述爐體內膽及所述蒸汽管道之間,控制所述蒸氣氣壓。
具體地,所述蒸汽發生器還包括油閥,所述油閥設置于所述油箱與所述爐體燃燒室之間,控制所述油箱對所述爐體燃燒室的供油。
較佳地,所述蒸汽柜還包括隔渣槽,所述隔渣槽設置于所述翻轉門的下方。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發明增加所述彈性裝置,通過將所述彈簧盒分別固定于所述內膽的兩側壁上,將所述彈簧安裝于所述彈簧盒內,并且將所述彈簧與所述連接件的一端固定,而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翻轉門的內側連接,使所述翻轉門在關閉時利用所述彈簧的彈性作用力而自動與所述內膽閉合,從而使所述翻轉門不容易退出所述內膽,與所述內膽閉合得更緊湊,不容易泄漏出蒸氣,封閉性更好,使得蒸煮速度更快,效果更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蒸汽柜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蒸汽柜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蒸汽柜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蒸汽柜中蒸汽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蒸汽柜中彈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東田廚具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東田廚具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28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