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圖像形成裝置及圖像形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2092.5 | 申請日: | 2011-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5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新村尚子;木野內聰;藤原茂;佐伯諒太;高橋一壽;曾根壽浩;天野孝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東芝泰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G15/08 | 分類號: | G03G15/08;G03G9/093;G03G9/08;G03G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吳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圖像 形成 裝置 方法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基于并要求于2010年10月5日提交的美國暫時專利申請第61/389,935號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結合于此作為參考。
技術領域
在此描述的實施方式涉及電子照相法,靜電印刷法及磁記錄法等的圖像形成裝置及圖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在辦公信息環境方面,實際情況是,處理的信息量增大,紙張使用量在增加。而另一方面,各領域都在研究減少代表能源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能將用于暫時顯示、傳達信息的紙張等記錄介質再利用,可對減少能源消耗做出大的貢獻。
因為包括內含隱色染料等呈色劑、顯色劑和消色劑的微型膠囊顏料以及粘結劑樹脂的色調劑具有在常溫下有色、一定溫度以上就消色這種特點,所以,可將記錄在記錄介質上的內容消色并對記錄介質再利用,能減少紙介質帶來的能源消耗。
然而,這里所用的微膠囊顏料大小為0.5μm~10μm,與正常色調劑所用的顏料的一次粒徑例如數nm相比,要大得多。微膠囊顏料若更小,則難以體現高濃度的發色性,且強度不足。然而,為了形成高清晰度的辦公文檔及照片圖像,用于電子照相工藝的色調劑粒子的平均粒徑優選2μm~10μm,更優選3μm~7μm,因此,要使粒徑大的微膠囊顏料均勻地含在色調劑粒子中很困難。并且,當這樣使用色調劑粒子本身與著色材料粒子的大小相差不那么大的色調劑形成圖像時,著色材料粒子容易以不均勻的狀態含在圖像中,作為色調劑非常難以控制帶電特性、流動性、顯影特性以及定影特性。而且,即使是能在色調劑粒子中將著色材料粒子均勻地分散的情況,為了在電子照相工藝過程中著色材料粒子不與粘結劑樹脂分離,需要用足夠量的粘結劑樹脂來覆蓋,色調劑粒徑容易巨大化,形成高清晰度圖像變得困難。而且,存在著圖像中的著色材料粒子容易以松散狀態存在,難以獲得足夠的圖像濃度的問題。
發明內容
提供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具有:第一顯影器,該第一顯影器容納了包括膠囊型著色材料微粒子的可消色顯影劑,并用于形成可消色的第一顯影劑圖像,其中,膠囊型著色材料微粒子包括含有呈色性化合物、顯色劑及消色劑的囊芯;第二顯影器,該第二顯影器容納了含有粘結劑樹脂的透明顯影劑,并用于在可覆蓋第一顯影劑圖像的區域形成透明的第二顯影劑圖像;轉印器,該轉印器用于將第一顯影劑圖像及第二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被轉印材上;以及定影器,用于將轉印到被轉印材上的第一顯影劑圖像及第二顯影劑圖像定影。
利用第一顯影器,將對應于第一圖像信息形成在第一圖像載體上的靜電潛像顯影,從而形成可消色的第一顯影劑圖像。利用第二顯影器,將對應于用于形成可覆蓋第一顯影劑圖像的圖像的第二圖像信息形成在第二圖像載體上的靜電潛像顯影,從而形成透明的第二顯影劑圖像。
在一實施方式中,可在第一顯影劑圖像上形成第二顯影劑圖像,或在第二顯影劑圖像上形成第一顯影劑圖像。
與此相應,可在第一顯影器的后段配置第二顯影器,或在第二顯影器的后段配置第一顯影器。
在一實施方式中,第一顯影器和第二顯影器各自相對地配置在二個不同的圖像載體即第一圖像載體及第二圖像載體上,或者第一顯影器和第二顯影器可在同一個圖像載體即第一圖像載體兼第二圖像載體上相對地配置。
膠囊型著色材料微粒子具有1μm~10μm的體積平均粒徑。
如果膠囊型著色材料微粒子不足1μm,則在顯影、轉印工序中具有難以控制靜電地附著的狀態的趨勢,若超過10μm,則具有難以記錄高清晰度的圖像信息的趨勢。
而且,根據其它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圖像形成方法,該圖像形成方法具有:使用包括膠囊型著色材料微粒子的可消色顯影劑來形成可消色的第一顯影劑圖像的工序,其中,膠囊型著色材料微粒子包括含有呈色性化合物、顯色劑及消色劑的囊芯;使用含有粘結劑樹脂的透明顯影劑在可覆蓋第一顯影劑圖像的區域形成透明的第二顯影劑圖像的工序;將該第一顯影劑圖像及第二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被轉印材上的工序;以及將轉印到被轉印材上的第一顯影劑圖像及第二顯影劑圖像定影的工序。
在形成第一顯影劑圖像的工序中,將對應于第一圖像信息形成在第一圖像載體上的靜電潛像顯影,從而形成可消色的第一顯影劑圖像。在形成第二顯影劑圖像的工序中,將對應于用于形成可覆蓋第一顯影劑圖像的圖像的第二圖像信息形成在第二圖像載體上的靜電潛像顯影,從而形成透明的第二顯影劑圖像。
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可在第一顯影劑圖像上形成第二顯影劑圖像,或在第二顯影劑圖像上形成第一顯影劑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東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經株式會社東芝;東芝泰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20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的圖像處理
- 圖像編碼/圖像解碼方法以及圖像編碼/圖像解碼裝置
- 圖像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處理方法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形成設備、圖像形成系統和圖像形成方法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