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維實體針尖柔性微電極陣列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1733.5 | 申請日: | 2011-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63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宏;王任鑫;王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B81B7/04 | 分類號: | B81B7/04;B81C1/00;A61B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087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維 實體 針尖 柔性 微電極 陣列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三維實體針尖柔性微電極陣列,包括絕緣的柔性襯底(1)、絕緣柱(2)、針形電極(3)、導電引線(4),其特征在于:其中包裹在絕緣的柔性襯底(1)中分立絕緣柱(2)陣列,分立絕緣柱(2)絕緣柱頭部呈針尖狀,被針形電極(3)包裹,針尖電極裸露在外,導電引線(4)沿著絕緣柱(2)和絕緣的柔性襯底(1)鋪設,一端與針形電極(3)相連,另外一端裸露在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維實體針尖柔性微電極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柱(2)為實心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維實體針尖柔性微電極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的柔性襯底(1)材料為聚對二甲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維實體針尖柔性微電極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柱(2)是硅柱。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一種三維實體針尖柔性微電極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形電極(3)和導電引線(4)由金屬Cr/Au構成,Au在Cr上層。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三維實體針尖柔性微電極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形電極(3)和導電引線(4)的金屬Cr/Au厚度為:15nm/150n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三維實體針尖柔性微電極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述針形電極(3)的針尖高度400um。
8.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維實體針尖柔性微電極陣列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清洗硅片,化學氣相淀積SiO2/Si3N4;
步驟2:第一次硅片背面光刻,形成背面刻蝕SiO2/Si3N4的圖形;
步驟3:硅片背面干法刻蝕SiO2/Si3N4,形成硅片背面TMAH腐蝕掩膜;
步驟4:硅片背面四甲基氫氧化銨腐蝕硅,形成硅凹槽,用于腐蝕后硅的釋放;
步驟5:第二次硅片光刻,硅片雙面光刻,在硅片正面形成刻蝕SiO2/Si3N4的圖形,形成正面四甲基氫氧化銨腐蝕掩膜;背面干法刻蝕Si3N4,然后濕法腐蝕去除背面SiO2,以使硅鍵合面平整;
步驟6:在玻璃片上作第三次光刻,濺射金屬Cr/Au,丙酮去膠超聲剝離,做出金屬連線圖形;
步驟7:硅片背面和玻璃正面對準陽極鍵合;
步驟8:以硅片正面SiO2/Si3N4為掩膜,腐蝕得到分立的硅柱陣列,同時也各向同性腐蝕玻璃,形成了金屬連線和硅柱下的側向鉆蝕槽;
步驟9:在硅片正面硅柱陣列布置金屬電極,金屬電極和玻璃片上的金屬連線相連;
步驟10:淀積第一層聚對二甲苯,并圖形化刻蝕聚對二甲苯,露出針尖電極;
步驟11:HF濕法腐蝕玻璃,釋放結構,由于金屬連線和硅柱下的側向鉆蝕槽被聚對二甲苯填充,所以金屬連線和硅柱也被聚對二甲苯包裹著釋放下來;
步驟12:背面淀積聚對二甲苯,得到最終柔性襯底的三維實體針尖微電極陣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173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