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密實砂漿及其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1530.6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5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田彬;蔡海燕;聶美平;趙毅;賀小平;李東福;代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成都水電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18 | 分類號: | E02D19/18;E02B3/16;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輔君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張堰黎 |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實 砂漿 及其 帷幕 灌注 施工 方法 | ||
1.一種自密實砂漿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a、施工準備,包括進行準確的孔位放樣;
b、鉆孔,采用超前同心鉆孔,從上到下逐段進行鉆孔,逐段安裝灌漿塞進行灌注,直至孔底,鉆孔孔徑≥φ76mm,段長2~5m;
c、鉆孔檢測,包括孔斜測量、壓水試驗和孔內電視,每段鉆孔完成后對鉆孔孔斜進行測量,然后對孔段進行壓水試驗,收集數據,壓水試驗結束后,待孔內水澄清,用孔內電視觀察孔內裂隙發育情況,確定砂漿配合比:
d、灌注,與鉆孔施工交替進行,每段鉆孔完畢,根據每段鉆孔檢測結果確定灌注材料;鉆孔有返水孔,采用水泥漿灌注,鉆孔無返水孔,采用自密實砂漿灌注;
e、灌注結束,每段灌注砂漿至孔口,停止灌注,待凝4小時后進行掃孔,并進行灌后壓水,當壓水達到標準,進行下段施工;當壓水達不到檢查標準,繼續進行砂漿灌注,直至達到結束標準;
f、灌注效果檢查,全孔灌注完成,待凝14天,通過鉆孔取芯、分段壓水試驗、灌后聲波檢測和/或孔內電視對灌注效果進行檢查;
g、封孔,全孔灌注效果檢查合格后,采用全孔水泥漿灌注封孔,封孔灌注結束后孔口抹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密實砂漿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d步驟中采用自密實砂漿灌注時根據孔內電視判斷出孔段裂隙大小選用相應的自密實砂漿配比及灌注方式,大裂隙采用滲透性方式灌注,小裂隙采用控制性灌漿泵進行擠壓控制性灌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自密實砂漿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采用滲透性灌注時,當孔內注滿砂漿,孔內砂漿面保持5min不下降或砂漿下降高度≤1cm/min即可結束注漿;采用擠壓控制性灌注時,當孔口壓力達到設計壓力保持5min后可結束灌注。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自密實砂漿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自密實砂漿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水:0.52~0.94份;
水泥:1份;
粉煤灰:0~0.55份;
砂:2.83~4.89份;
外加劑:0.01~0.03份;
其中外加劑由下列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三聚氫胺:1份;聚丙烯酰胺高效不分散劑:0.2~0.6份;UWB-II型水下不分散劑:0.1~0.5份;絮凝劑:0.05~0.15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自密實砂漿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孔位放樣后首先進行關門孔鉆孔和灌注,然后進行中間帷幕孔鉆孔和灌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自密實砂漿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孔位放樣是關門孔排距3.0m、孔距0.75m~1.0m;中間帷幕孔雙排,排距1.0m、孔距1.5m;關門孔與中間帷幕孔錯位布置形成梅花形,關門孔與中間帷幕孔排距1.0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自密實砂漿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孔位放樣是關門孔排距3.0m、孔距0.75m~1.0m;中間帷幕孔單排,孔距1.5m;關門孔與中間帷幕孔錯位布置形成梅花形,關門孔與中間帷幕孔排距1.5m。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自密實砂漿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從上到下逐段進行鉆孔,第一段段長為2m,第二段段長為3m,第三段以后各段長為5m。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自密實砂漿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鉆孔檢測是根據壓水試驗和孔內電視將鉆孔分為:a、地下水位以上段,b、地下水位以下段,c、小裂隙段:1mm≤裂隙寬度<2mm,d、普通裂隙段:2mm≤裂隙寬度<10mm,e、大裂隙段:10mm≤裂隙寬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自密實砂漿深孔帷幕灌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a、b、c、d或e各類型孔段分別對應使用自密實砂漿1、2、3、4或5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成都水電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成都水電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153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蝶形防沉積構件
- 下一篇:DC-DC轉換器的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