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貝類標志放流貝殼缺刻標記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1410.6 | 申請日: | 2011-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8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游奎;遲旭朋;馬彩華;高天翔;張秀梅;吳古遠;范端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貝類 標志 貝殼 標記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貝類標志放流標記技術方法,尤其涉及到利用貝類貝殼進行缺刻標記的方法,適宜應用于海水及淡水雙殼類、腹足類等具有石灰質外殼貝類的標志放流。
背景技術
關于野生動物的調查研究以及人為培育動物后釋放于野外環境中,常常采用標記回捕技術進行跟蹤調查。對于陸生獸類及鳥類尚比較容易,可以采用腳環、項圈、烙印等方法。對于水生動物則比較麻煩,常用的方法有體外掛牌標記、剪除肢體標記、烙印標記、熒光染色標記、不同體色標記、體內埋植標記、分子生物學標記等若干類型。申請號為200820056521、200820158115、200910157166、200910157167、200910157168、200910157169、200910231048、200920070364、201010196300、201010264546、201010519288等相關專利技術涉及到水生動物的相關標志放流,這些專利涉及到前述的熒光標記、體外掛牌標記、分子生物學標記、體內埋植標記等技術,涉及到的動物主要包括海洋魚類及頭足類,尚未見到關于具有外殼貝類的標志放流專利技術。對于標志回捕技術一般的要求是,對動物的傷害小,簡單易行、成本低廉適宜于大量操作,標記顯著、不易脫落或消失,易于識別與檢測。其中分子生物學標記基本不會對動物造成傷害,但其檢測相當麻煩和昂貴。某些高技術的標記物具有主動發出信息可以進行跟蹤調查等優點,或者能攜帶較多的標記信息,但其技術成本及檢測成本相當高昂,一般需要昂貴的專業設備才能進行跟蹤或檢測。相對而言,各類體外或體表標記方法一般比較簡單且易于識別,應用比較廣泛。
發明內容
為解決目前國內現有技術和設計原理在該領域內的缺陷和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貝類標志放流貝殼缺刻標記的技術方法,在貝類貝殼邊緣打上微小的缺刻標記,簡單易行,且易于識別,適用于雙殼類、腹足類等貝類的標志放流。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來達到的,研制了一種貝類標志放流貝殼缺刻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選取標志放流貝類苗種:根據生產的需要獲得相應種類的貝類苗種,所選取貝類苗種的殼長或殼高為0.5-2.0厘米的貝類苗種;
(2)、將上述選取的貝類苗種在水體中存養2~4天,剔除死亡貝類,選取存活狀況良好的貝類苗種在其貝殼邊緣打上缺刻標記;
(3)、將打制好缺刻標記的貝類苗種,置于5ppm青霉素溶液中浸泡2~4小時進行消毒處理,在水體存養1~3天,剔除死亡貝類,選取存活狀況良好的貝類苗種用于貝類資源增殖標志放流。
所述的貝類苗種缺刻標記用貝殼邊緣輕輕接觸轉動中的電動砂輪0.5-2.0秒種進行打制,缺刻數量為1-5個,缺刻間距為2.0-10.0毫米,缺刻深度為0.5-2.5毫米,缺刻深度對貝類外套膜組織的損傷面積小于2平方毫米。因為某些貝類貝殼緊閉時與死亡的貝類難以區別,在缺刻標記打制前、后,必須進行暫養觀察,以便剔除死亡不進行呼吸與攝食活動的貝類。
所述的缺刻數量、缺刻間距、缺刻深度及其組合方式與貝類苗種產地、家系、品系的信息相對應,表征貝類不同種群遺傳相關信息。
所述的水體為所選取貝類天然生活水域的自然水體,并經過沉淀沙濾,水體中銨氮低于0.2mg/L,溶解氧含量高于5.0mg/L。
本發明的優點是:工藝簡單,設計科學,利用電動砂輪在貝殼邊緣打上若干缺刻標記簡單易行,適宜于批量操作,對貝類傷害較小,并且這種缺刻標記不容易消失,在貝類生長過程中仍然會保持著顯著的缺刻標記,可以用于表征放流貝類不同種群等遺傳信息,易于識別,適合于各種貝類的標志放流資源增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貝類貝殼缺刻標志放流技術方法工藝流程圖。
其中,圖中標號:1為貝類貝殼缺刻標記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發明研制了一種貝類標志放流貝殼缺刻標記方法,采取如下步驟:該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選取標志放流貝類苗種:根據生產的需要獲得相應種類的貝類苗種,所選取貝類苗種的殼長或殼高為0.5-2.0厘米的貝類苗種;
(2)、將上述選取的貝類苗種在水體中存養2~4天,剔除死亡貝類,選取存活狀況良好的貝類苗種在其貝殼邊緣打上缺刻標記;
(3)、將打制好缺刻標記的貝類苗種,置于5ppm青霉素溶液中浸泡2~4小時進行消毒處理,在水體存養1~3天,剔除死亡貝類,選取存活狀況良好的貝類苗種用于貝類資源增殖標志放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14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預制梁結構施工構件
- 下一篇:尿素溶液高壓能量回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