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網抗晃電系統控制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1127.3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231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徐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華潤上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9/06 | 分類號: | H02J9/06;H03K17/785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214028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網 抗晃電 系統 控制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網抗晃電系統(DC-BANK),尤其是涉及一種電網抗晃電系統控制模塊。
【背景技術】
在DC-BANK系統中,直流壓差電子開關用于控制其所連接的晶閘管的通斷,以此達到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之間的快速切換。
在變頻器作為負載的DC-BANK系統中,變頻器的母線電壓在啟動負荷時會低于正常運行的電壓,這樣會導致晶閘管不屬于主備電源之間切換的頻繁導通,縮短晶閘管的使用壽命。
傳統的解決辦法是人為控制負載啟動,避免高負荷拉低變頻器母線電壓,然而這種方法耗時耗力,且負荷控制難度大,效果不好。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避免晶閘管頻繁導通的DC-BANK控制模塊。
一種電網抗晃電系統控制模塊,包括相互電連接的直流壓差電子開關和晶閘管,所述直流壓差電子開關具有外接的8個功能引腳1~8腳,所述直流壓差電子開關內部包括:連接于2腳和8腳之間的電阻R1;連接于3腳和8腳之間的電阻R2;連接于1腳和4腳之間的穩壓管D1,穩壓管D1的陽極與4腳連接;連接于4腳和5腳之間的穩壓管D2,穩壓管D2的陽極與5腳連接;連接于5腳和7腳之間的穩壓管D3,穩壓管D3的陽極與7腳連接;以及連接于6腳和7腳之間的二極管D4,二極管D4的陽極與6腳連接;所述晶閘管的陰極、門極以及陽極分別與直流壓差電子開關的6、7、8腳連接;所述直流壓差電子開關的2、4腳之間連接有壓差調節電阻R。
上述電網抗晃電系統控制模塊中,直流壓差電子開關的2、4腳之間連接壓差調節電阻R,能夠有效提高直流壓差電子開關的跳線電壓,從而解決了晶閘管頻繁導通的問題,提升了晶閘管的壽命。同時,無須人為控制負荷的啟動,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的DC-BANK控制模塊示意圖;
圖2為直流壓差電子開關內部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一實施例的DC-BANK控制模塊。該DC-BANK控制模塊包括直流壓差電子開關100和晶閘管200,直流壓差電子開關100和晶閘管200電連接。其中直流壓差電子開關100具有8個引腳1~8,1~5腳為壓差控制腳,晶閘管200具有陽極A、陰極K以及門極G,晶閘管200的陰極K、門極G以及陽極A分別與直流壓差電子開關100的6、7、8腳連接。直流壓差電子開關100的2、4腳之間連接壓差調節電阻R。
如圖2所示,為本實施例的直流壓差電子開關100的內部電路圖。該直流壓差電子開關100包括:連接于2腳和8腳之間的電阻R1;連接于3腳和8腳之間的電阻R2;連接于1腳和4腳之間的穩壓管D1,穩壓管D1的陽極與4腳連接;連接于4腳和5腳之間的穩壓管D2,穩壓管D2的陽極與5腳連接;連接于5腳和7腳之間的穩壓管D3,穩壓管D3的陽極與7腳連接;以及連接于6腳和7腳之間的二極管D4,二極管D4的陽極與6腳連接。
當本實施例的DC-BANK控制模塊用于DC-BANK系統時,晶閘管的陽極A連接備用電源,其上的電壓為一段母線電壓DC1;晶閘管的陰極K通過母線直流接地保護器連接變頻器,母線直流接地保護器兩側的電壓分別為:晶閘管200的陰極K上的二段母線電壓DC3,變頻器母線電壓DC4。另外一個涉及的電壓為直流壓差電子開關100的跳線電壓DC2。
上述的電壓關系中,DC3=DC1-DC2,并且當DC3>DC4時,晶閘管200會導通。當變頻器啟動負荷時,DC4會被拉低,往往會導致DC3>DC4,從而晶閘管200會導通,但這并不是預期的導通控制。由于DC1固定,為了避免因DC4被拉低導致的晶閘管200的導通,應提高DC2達到降低DC3的目的。
本實施例在直流壓差電子開關100的2、4腳之間連接壓差調節電阻R,能夠有效提高直流壓差電子開關100的跳線電壓DC2,從而解決了晶閘管200頻繁導通的問題,提升了晶閘管200的壽命。同時,無須人為控制負荷的啟動,省時省力。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華潤上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華潤上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11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