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確定終端工作帶寬的方法及終端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98628.0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02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邢艷萍;徐偉杰;賈民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28/20 | 分類號: | H04W28/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龔家驊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確定 終端 工作 帶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確定終端工作帶寬的方法及終端。
背景技術
物聯網技術方興未艾,在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以及其長期演進系統(Long?Term?Evolution,LTE)中需要支持MTC(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機器型通信)功能。一臺MTC設備(MTC終端)可能具有多種小帶寬系統(機器與機器,Machine?to?Machine)通信特性之中的部分特性,如低移動性、傳輸數據量小、對通信時延不敏感、要求極低功耗等特征。
機器間(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作為一種新型的通信理念,其目的是將多種不同類型的通信技術有機結合,如:機器對機器通信、機器控制通信、人機交互通信、移動互聯通信,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發展。
當前的移動通信網絡是針對人與人之間的通信設計的,如:網絡容量的確定等。如果希望利用移動通信網絡來支持小帶寬系統通信就需要根據小帶寬系統通信的特點對移動通信系統的機制進行優化,以便能夠在對傳統的人與人通信不受或受較小影響的情況下,更好地實現小帶寬系統通信。
當前認識到的MTC通信可能存在的一些特性有:
-????MTC終端具有低移動性;
-????MTC終端與網絡側進行數據傳輸的時間是可控的;即MTC終端只能在網絡指定的時間段內進行接入;
-????MTC網絡與網絡側進行的數據傳輸對數據傳輸對實時性要求不高,即:具有時間容忍性;
-????MTC終端能量受限,要求極低的功率消耗;
-????MTC終端和網絡側之間只進行小數據量的信息傳輸;
-????MTC終端可以以組為單位進行管理;
……
一個實際的MTC終端可以具有上述的一個或多個特性。
考慮到以后小帶寬系統通信中的MTC設備會非常龐大,且絕大部分場合MTC設備的功能相對單一,不需要非常高的傳輸速率,因此需要考慮對MTC設備的成本進行進一步的降低。帶寬是影響MTC設備成本的重要因素,若可以適當降低MTC設備的工作帶寬,將可顯著降低成本。
現有LTE系統的系統帶寬有如表1所示的幾種取值:
表1
網絡會通過系統廣播中的主信息塊MIB(Master?Information?Block)通知小區的下行系統帶寬,若上行系統帶寬與下行系統帶寬不相等,則還會通過SIB2(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通知小區的上行系統帶寬。
LTE下行子幀包括時分的控制區域和數據區域,如圖1所示。通常情況下,控制區域占用一個下行子幀的前1~3個符號,承載下行控制信令,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和物理混合自動請求重傳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HARQ?indication?channel)。其中,PCFICH通知下行控制區域所占符號個數,它映射在等間距分布在整個下行系統帶寬內的4個資源單元組(REG,Resource?element?group)上;PHICH用于承載針對上行共享信道(UL-SCH)數據包的應答(ACK/NACK)信息,它映射在3個REG上,且這些REG也在系統帶寬內盡可能等間距分布;PDCCH用于承載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所有PDCCH復用后,在整個控制區域除PCFICH和PHICH剩余的資源上進行交織和資源映射。
LTE中上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用于傳輸與該用戶下行數據相關的上行控制信息。從一個用戶的角度來看,其PUCCH在頻域上占據一個資源塊(Resource?Block,RB)對應的頻域資源;在時域上則占滿一個子幀傳輸。為了獲得頻率分集增益,兩個時隙的PUCCH還需進行跳頻傳輸。為了獲得盡可能大的頻率分集增益,PUCCH位于上行頻帶的兩端,如圖2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86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薄膜晶體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鍵式操作的導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