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叉形拔牙刀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97077.6 | 申請日: | 2011-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26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永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永進 |
| 主分類號: | A61C3/14 | 分類號: | A61C3/14 |
| 代理公司: | 揚州蘇中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許必元 |
| 地址: | 211400 江蘇省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叉形 拔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拔牙刀,特別是一種叉形拔牙刀。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臨床使用的拔牙刀雖然有多種式樣,但是它的刀口部分設計都是只有一個接觸牙齒的點,咬不緊牙齒,容易左右打滑,在拔牙過程中只能起到撬動牙齒的作用,很難一次性把牙齒拔下來,如遇到特殊難拔的牙齒就需要用別的增隙方法來拔除,造成拔牙時間過長,牙醫(yī)費力,使患者不適,甚至產(chǎn)生恐懼感。授權公開號為CN201642377U,公告日期為2010年11月24日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拔牙刀,包括刀口、刀背和手柄,刀口設置在刀背前端,刀背的另一端連接手柄,刀口與刀背的連接部位為弧形,刀口與刀背之間的夾角為25-45°,優(yōu)選為30°,刀口的前端為“V”型,“V”型前端的開口寬度為3-5cm。但是這種拔牙刀的刀口和刀背之間的夾角比較大,造成使用不便。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省力、快速的叉形拔牙刀。
本發(fā)明一種叉形拔牙刀,包括刀口、刀背、手柄,刀口設置在刀背的前端,刀口與刀背連接的部位為弧形,刀背的另一端連接手柄,其特征在于,刀口的前端為“U”型,刀口前端的“U”形口的兩個端點之間寬度為3~5mm,刀口與刀背的夾角為10°~24°。
所述刀口與所述刀背之間的夾角優(yōu)選15°。
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生產(chǎn)制造容易,成本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刀口部位有兩個和牙齒的接觸點,能緊緊地咬住牙頸位置,刀口不左右打滑,可以縮短拔牙的時間,提高拔牙的效率;(2)在拔牙的過程中,對牙周膜和牙槽骨無損傷,創(chuàng)口小,愈合快,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3)刀口和刀背之間的夾角為10°~24°,優(yōu)選15°,這個角度的設計更方便刀具與牙齒之間的用力;(4)刀口前端的U型口的設計,使得刀口與牙齒的接觸面變大,方便用力,及時將牙齒拔出,減輕患者痛苦。?????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叉形拔牙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叉形拔牙刀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刀口、2刀背、3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叉形拔牙刀,包括刀口1、刀背2、手柄3,刀口1設置在刀背2的前端,刀口1與刀背2連接部為弧形,刀背2的另一端連接手柄3,刀口1與刀背2的夾角為10°-24°,刀口的前端為“U”型,“U”型的兩端點的寬度為3-5mm。刀口1與刀背2的夾角優(yōu)選15°。
在拔牙的時候,刀口部位有兩個和牙齒的接觸點,能緊緊地咬住牙頸位置,使刀口不左右打滑,再利用牙根的上大下小的錐形狀,只要輕輕撥動,牙齒就會很快地脫離牙槽窩。快遞、方便、省力,真正體現(xiàn)了微創(chuàng)拔牙,在拔牙過程中,對牙周膜和牙槽骨無損傷,創(chuàng)口小,愈合快,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本發(fā)明的拔牙刀對牙齒的殘根有獨特的拔除效果,可替代根鉗拔刀。
本發(fā)明叉形拔牙刀在使用的時候,先握住刀柄,刀頭1的前彎頭朝上,食指伸至刀背2前端,刀頭1伸至需要拔除牙齒的牙間縫隙,刀頭前端的“V”對準牙頸位置,咬住牙頸,然后利用杠桿原理即可使牙齒脫離牙槽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永進,未經(jīng)徐永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70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胸部放射線檢查保護裝置
- 下一篇:防燙廚房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