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助力自行車的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95785.6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23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青木宏二;上村直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M6/50 | 分類號: | B62M6/5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呂林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助力 自行車 控制 裝置 | ||
1.一種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控制裝置(250),所述控制裝置(250)通過踏力傳感器(110)檢測被施加到曲柄軸(48)上的踏力扭矩,當檢測到的所述踏力扭矩的扭矩值在規定水平以下時,對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馬達部(28)進行再生控制而對電池(44)充電,當所述扭矩值大于該規定水平時進行助力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裝置(250),于所述踏力傳感器(110)檢測到的所述扭矩值在所述規定水平以下的曲柄角度位置對所述馬達部(28)進行再生控制,在高于所述規定水平的曲柄角度位置把對所述馬達部(28)的控制從再生控制切換成助力控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控制裝置(25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250)設有檢測用來表示所述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速度的車速信息值的車速信息檢測部(66),和根據檢測出的所述車速信息值的變化量對助力控制的控制量以及再生控制的控制量進行修正的控制量修正部(276)。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控制裝置(25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量修正部(276)把所述車速信息檢測部(66)檢測出的所述車速信息值的變化量對應于正負進行累計,當累計出的累計值為負的累計值時,在所述負的累計值的絕對值大于第一閾值的場合,對應于所述負的累計值的絕對值把再生控制的所述控制量朝減小的方向進行修正;當累計出的累計值為正的累計值時,在所述正的累計值的絕對值大于第二閾值的場合,對應于所述正的累計值的絕對值把助力控制的所述控制量朝增加的方向進行修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控制裝置(25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量修正部(276),僅僅在所述車速信息檢測部檢測出的所述變化量的絕對值大于規定值的場合,進行助力控制的所述控制量以及再生控制的所述控制量的修正。
5.如權利要求2~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控制裝置(250),其特征在于:當把從上一次的所述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使用開始時的充電狀態減去使用結束時的充電狀態后的值為正時,所述控制量修正部(276)進一步把再生控制的所述控制量朝增加的方向進行修正;當把從上一次的所述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使用開始時的充電狀態減去使用結束時的充電狀態后的值為負時,所述控制量修正部(276)進一步把助力控制的所述控制量朝增加的方向進行修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控制裝置(25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量修正部(276),僅僅在把從上一次的所述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使用開始時的充電狀態減去使用結束時的充電狀態后的值的絕對值大于規定值的場合,對助力控制的所述控制量以及再生控制的所述控制量進行修正。
7.如權利要求2~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控制裝置(250),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速信息檢測部(66)從所述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車輪的轉速檢測所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車速。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控制裝置(25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250)設有檢測用來表示所述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速度的車速信息值的車速信息檢測部(66);助力控制和再生控制的切換為,于所述踏力傳感器(110)檢測出的所述扭矩值在所述規定水平以下的曲柄角度位置、且當檢測出的所述車速信息值在規定速度值以下時進行再生控制,至少在所述踏力傳感器(110)檢測出的所述扭矩值大于所述規定水平的曲柄角度位置,從再生控制切換成助力控制。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動助力自行車(10)的控制裝置(25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250)對應于所述電池(44)的充電狀態改變所述規定水平和所述規定速度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578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人工仿生鼻支架
- 下一篇:一種發動機冷卻液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