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急慢性淚囊炎的中草藥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95031.0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65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07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華倫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27/02;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840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慢性 淚囊炎 中草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來源于中草藥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急慢性淚囊炎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急慢性淚囊炎又稱眥漏癥,常見于沙眼、慢性結膜炎或鼻炎患者由于炎癥蔓延至鼻淚管所致阻塞而引起的化膿性感染而致使此病的發生,中醫認為病因由于心經熱邪藴積目火,循經損傷內眥而致,加之風熱外侵引動內火,內外合邪而引發此病?,F代醫學常以中西醫結合,對近期效果較為滿意。本發明經過發掘民間有效驗方,選用驅散風熱,清熱遏邪對急慢性淚囊炎效果顯著,為治療急慢性淚囊炎提供了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效果最佳的中草藥組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急慢性淚囊炎的中草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治療急慢性淚囊炎的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柴胡15~25份;黃芩25~35份;黃蓮15~25份;梔子15~25份;升麻15~20份;紫花地丁10~15份;草決明10~20份;連翹10~20份;淡竹葉15~25份;茯苓15~25份;九里明10~15份;毛冬青15~20份;龍膽15~25份;青葙子10~15份;剪刀菜10~15份;葉下紅10~15份;獨腳金15~20份;石斛20~30份;石決明10~15份;杜龜菜10~15份;
加水2000份,放入陶器鍋燒開后,文火煎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
優選的,所述治療急慢性淚囊炎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柴胡20份;黃芩30份;黃蓮25份;梔子20份;升麻15份;紫花地丁10份;草決明15份;連翹15份;淡竹葉15份;茯苓20份;九里明15份;毛冬青15份;龍膽15份;青葙子15份;剪刀菜15份;葉下紅15份;獨腳金20份;石斛25份;石決明15份;杜龜菜15份;
加水2000份,放入陶器內燒開后,文火煎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
???本發明的配伍思想:本方以柴胡、黃芩、黃蓮為君;以梔子、升麻、紫花地丁、草決明為臣;以連翹、淡竹葉、茯苓、九里明、毛冬青、龍膽為佐。以青葙子、剪刀菜、葉下紅、獨腳金、石斛、石決明、杜龜菜為使。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柴胡: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的根及全草,性味與歸經,苦、辛、微寒;歸心胞胳、肝、膽、三焦經。功能與主治,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脅肋脹痛,脫肛,子宮脫垂。
黃芩:本品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干燥根;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黃蓮:為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性味與歸經: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
梔子:為雙子葉植物茜草科梔子的干燥成熟果實。性味與歸經:苦,寒。歸心、肺、三焦經。功能與主治:果實: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用于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根:瀉火解毒,清熱利濕,涼血散瘀。用于傳染性肝炎,跌打損傷,風火牙痛。
升麻:為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莖;性味與歸經: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功能與主治: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于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子宮脫垂。
紫花地丁:?性味歸經:苦、辛、寒,無毒?;?歸心、肝經。功能主治:可入藥,其性寒味微苦,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治黃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腫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損傷、癰腫、毒蛇咬傷等。
草決明: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與歸經:味苦、甘而性涼。功能與主治: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于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歸肝、腎、大腸經。有減肥之功效。治風熱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水,習慣性便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華倫,未經鄧華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50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