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孔硫代銦酸鹽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93715.7 | 申請日: | 2011-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3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戴潔;朱琴玉;卞國慶;張明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11/04 | 分類號: | C07C211/04;C07C209/62;B01J31/2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鋒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孔 硫代銦酸鹽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多孔硫代銦酸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硫、銦、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在120~180℃下,經溶劑熱反應4~8天,制備得到多孔硫代銦酸鹽,所述多孔硫代銦酸鹽的分子式為(DMA)6In10S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孔硫代銦酸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硫和銦的摩爾比為3~5∶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孔硫代銦酸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劑熱反應在密閉的反應器中進行,所用的溶劑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的體積與反應器的容積的比為1∶2~5。
4.一種向硫代銦酸鹽中摻雜過渡金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過渡金屬、硫、銦和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在120~180℃下,經溶劑熱反應4~8天,制備得到過渡金屬摻雜的多孔硫代銦酸鹽;所述過渡金屬選自:鐵或鈷。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向硫代銦酸鹽中摻雜過渡金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硫、銦、過渡金屬的摩爾比為3~5∶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371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