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鐵軌用重載墊板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92849.7 | 申請日: | 2011-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38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子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子雄 |
| 主分類號: | E01B9/68 | 分類號: | E01B9/68 |
| 代理公司: | 嘉興君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 地址: | 314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軌 重載 墊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軌用墊板,特別是一種鐵軌用重載墊板。?
背景技術
普通鐵軌下的墊板,當載荷加到一定值后,將會有對應的剛度值,如繼續不繼地加載載荷,該墊板的剛度值也會慢慢地曲線上升,不會出現一會陡升(質的轉變)。而現有鐵軌對墊板的一個特殊技術要求就是當垂向載荷加到一定值后,再增大載荷,其墊板的剛度值需有一個陡升(急劇增大),即剛度值隨載荷增加的曲線斜率(上升速率)至少二倍以上,現有的墊板無法滿足這一技術要求。此外,現有的墊板隨著火車的通過也容易從鐵軌爬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研制出一種鐵軌用重載墊板。?
本發明要解決的是現有鐵軌用墊板在其剛度達到一定值無法突然陡升及墊板隨著火車的通過容易從鐵軌下爬出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它包括板體,所述的板體包括上彈性體和下彈性體,上彈性體設于板體的上側,下彈性體設于板體的下側,上彈性體的表面分布有上凹腔。?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的板體由于使用二種不同的硬度的彈性體,所以當載荷加到一個設定的值后,較軟的上彈性體被壓扁,鐵軌碰到下彈性體且得到一個對應的剛度值即第一剛度值,當載荷繼續增加時,所述墊板的下彈性體承載了載荷,但由于下彈性體的硬度較高,所以這時的剛度值就會出現一個轉折點,其剛度值會急劇上升,得到對應載荷下的剛度值,即第二剛度值。此外,由于本發明的板體上設有凹腔,所以鐵軌與墊板的接觸面積小,墊板受到鐵軌的磨擦力小,則墊板在列車通過時就不容易從鐵軌下爬出來。另外,鐵軌轉彎處用本墊板,能使墊板在保持低剛度的同時承受因鐵軌轉彎帶來的墊板邊側的受力,這是因為本發明的板體上側和下側為平面,中間為凹腔,所以對于鐵軌轉彎處的墊板,列車通過時,載荷主要加在板體的上側或下側,而上側或下側的平面結構能使保持低剛度的同時承受鐵軌轉彎帶來的受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上彈性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B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下彈性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C-C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所示,本發明包括板體1,所述的板體1包括上彈性體5和下彈性體4,上彈性體5設于板體1的上側,下彈性體4設于板體1的下側,上彈性體5的表面分布有上凹腔6。上凹腔6為半圓形凹腔。?
下彈性體4的表面分布有下凹腔9,該下凹腔9為半圓形凹腔。上彈性體5背面分布有上嵌入柱10,下彈性4體背面分布有下嵌入柱12;上彈性體5的上凹腔6內設有上嵌入孔11,下彈性體4的下凹腔9內設有下嵌入孔13;上嵌入柱10的端部嵌入于下嵌入孔13內,下嵌入柱12的端部嵌入上嵌入孔11內。上彈性體5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有扣腳8和扣腳3。?
板體1表面上側和下側分別為平面2和平面7,板體背面的上側和下側有分別有與板體表面上側和下側平面對應的平面。?
上彈性體5的硬度小于或大于下彈性體4的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子雄,未經周子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284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