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海藻生產復合微生物肥料的配方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90450.5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20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胡曉峰;王曉輝;余毅;夏三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意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4 | 分類號: | C05G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314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海藻 生產 復合 微生物 肥料 配方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利用海藻生產復合微生物肥料的配方及制備方法,涉及的是海洋廢棄物治理技術領域,應用于海藻漂浮渣制肥。
背景技術
整個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很大,特別是我國,具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海域,海藻資源十分豐富。利用海藻提取海藻膠的工業企業大量出現,為地方的國民經濟的增長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在利用海藻提取海藻膠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海藻漂浮渣作為廢棄物丟棄,容易造成環境的污染。因為海藻漂浮渣中內含有海藻纖維、蛋白質、殼聚糖等原料,通常將漂浮渣干燥后作為飼料或用作改良土壤的調理劑。由于在海藻提取海藻膠的過程中,通過純堿高溫消化處理,產生的海藻纖維、海藻酸鈣等高分子不容物,作為飼料難以被動物消化吸收,食用過度直接影響了動物的正常生長;如果將海藻漂浮渣直接用為改良土壤的調理劑,其中大部份物質不容易被植物吸收,降解緩慢,特別是降解過程中容易產生高溫,施放過多,反而容易造成植物根系的損傷,由于植物根系被破壞產生的減產和絕收的事例時有發生,不利于農業生產。同時,現有的制備工藝相對復雜,流程時間長,十分不經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海藻及其廢渣利用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對現有的有機肥生產工藝加以改進,設計一種利用海藻及其海藻廢棄物生產有機肥生產過程中,采用超細粉沫制液,達到充分發酵的利用海藻生產復合微生物肥料的配方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配方按百分比計算:海藻干粉20%、發酵菌液5%、助劑2%、蔗糖3%、潔凈水70%,混合后發酵成液體;其海藻粉的制備方法:海藻漂浮渣脫水、殺菌、研磨成海藻干粉;所述的發酵菌液為干酪乳桿菌、釀酒酵母菌或分別與膜醭比赤酵母的混合物;所述的助劑為磷酸二氫鉀、硫酸銨;所述海藻干粉粒度在1000~1400目范圍內,所述的發酵在發酵罐中進行,時間5-7天,所述的液體PH值在5.5-8.5之間,所述的海藻干粉原料為海藻漂浮渣。實施該技術后的明顯效果是:充分利用了海藻漂浮渣,有利于環境保護,實現資源再利用,變廢為寶,簡化了制備工藝;采用超細的海藻粉沫發酵制液,溶解度高,容易被植物吸收,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由于其PH值在5.5-8.5之間,有利于改善土壤結構,噴撒高效海藻葉面肥后增強果蔬抗逆性,改善果蔬品質,有利于農業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制備方法的工藝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其配方(按百分比計算):海藻干粉20%、發酵菌液5%、助劑2%、蔗糖3%、潔凈水70%,除海藻粉外均為市售。
海藻干粉的制備過程:將海藻漂浮渣洗凈,海藻漂浮渣進行脫水使海藻漂浮渣含水量在15%內,進行紫外線殺菌,通過研磨機研磨成1200目海藻干粉。
其葉面肥制備,按配方(按百分比計算):海藻干粉20%、50%干酪乳桿菌和50%膜醭比赤酵母配制的發酵菌液5%、磷酸二氫鉀2%、蔗糖3%、潔凈水70%混合,送入通氣的發酵罐中進行發酵,時間6天,發酵完成后的液體PH值<5.5,灌裝入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意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意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04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