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級電容器用納米Ni(OH)2與Co(OH)2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90441.6 | 申請日: | 2011-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96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周震;李金秀;魏進平;楊梅;楊吉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開大學;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G9/042 | 分類號: | H01G9/04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靜 |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級 電容 器用 納米 ni oh sub co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級電容器用電極材料及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超級電容器用納米Ni(OH)2與Co(OH)2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超級電容器作為一種新型儲能裝置,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循環壽命長等優點。用作超級電容器電極的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過渡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和導電聚合物。碳材料作為電極材料時,主要靠電解液與材料表面形成的雙電層進行儲能,能量密度相對較低。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和導電聚合物利用材料表面發生的法拉第反應進行儲能,能量密度比較高。由于具有較高的理論容量,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成為研究熱點。氫氧化鎳作為電極材料具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但是目前商用的球形氫氧化鎳顆粒比較大,比表面較小,用作電容器電極材料時,比容量較低。因此,制備高比表面積的納米氫氧化鎳是提高電極材料比容量的有效途徑。制備納米氫氧化鎳的方法主要有高能球磨法、固相反應法、沉淀轉化法、溶膠凝膠法等,水熱法因具有設備簡單、步驟簡便、所得產物粒徑大小均一、形貌結構可控等特點,而被廣泛采用。由于氫氧化鎳是P型半導體,其較差的導電性降低了材料的電化學性能。通過在氫氧化鎳表面包覆一層氫氧化鈷,可有效改善材料的導電性進而可以提高材料的電化學性能(美國專利US3066178A)。中國專利CN?200410043722.1公開了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備了Ni(OH)2與Co(OH)2復合材料,以其作為正極與活性炭負極構成的電容器,缺點是該制備方法過程中容易發生吸留或包埋的共沉淀,反應中引入的雜質不易除去,特別是形成膠體沉淀,后續過程難于處理,同時消耗大量的洗滌溶劑和水;由于Co(OH)2是以共沉淀的方式進入到Ni(OH)2的晶格當中,大電流充放電時,顆粒內部的Co(OH)2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因而造成了Co的浪費,而且這種摻雜方式并不能改善Ni(OH)2顆粒與集流體之間的導電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超級電容器用納米Ni(OH)2與Co(OH)2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簡單易行的水熱合成制備了納米結構的β-Ni(OH)2,通過化學沉淀的方法在其表面沉積適量的Co(OH)2,可以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能夠充分利用沉積在表面的Co(OH)2,提高了材料的導電性,使得材料的放電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本發明提供的超級電容器用納米Ni(OH)2與Co(OH)2復合材料是以可溶性鎳鹽和鈷鹽為原料,鎳鹽首先在有機溶劑存在下進行水熱反應,分離出沉淀物Ni(OH)2;Ni(OH)2重新分散于水中,依次加入鈷鹽溶液和堿性溶液進行沉淀反應,生成的Co(OH)2沉積在Ni(OH)2納米顆粒表面形成共沉淀物,其干燥后得到納米Ni(OH)2與Co(OH)2復合材料。其中反應物料的配比:鎳鹽的濃度為0.01~2mol/L,鎳鹽溶液與有機溶劑的體積比為1~40∶1。Ni與Co的摩爾質量比為20~60∶1。
本發明提供的超級電容器用納米Ni(OH)2與Co(OH)2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的步驟:
1)按計量將鎳鹽水溶液與有機溶劑混合,強力攪拌均勻后轉移至反應釜中,然后將反應釜置于120~240℃烘箱中進行水熱反應1~30h,冷卻至室溫,取出沉淀物離心,置于40~80℃空氣中干燥后得到淺綠色的β-Ni(OH)2粉末。
2)將上述粉末均勻分散于水中后加入鈷鹽水溶液,再加入堿性溶液于20~80℃下反應0.5~10h,濾出沉淀物、水洗滌、置于40~80℃烘箱中干燥后得到β-Ni(OH)2與Co(OH)2復合材料。堿液的濃度為0.01~5mol/L。
所述的鎳鹽為氯化鎳、溴化鎳、硫酸鎳、硝酸鎳、乙酸鎳、甲酸鎳或氨基磺酸鎳中的至少一種;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丙三醇、或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鈷鹽為氯化鈷、溴化鈷、硝酸鈷、硫酸鈷或乙酸鈷中至少一種。
所述的堿性溶液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鋰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Co與Na或K或Li的摩爾質量比為1∶2~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開大學;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開大學;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044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功耗池的集群功耗分配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電網反事故演習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