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石油伴生氣的回收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90023.7 | 申請日: | 2011-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4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莫俊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莫俊龍 |
| 主分類號: | C10L3/10 | 分類號: | C10L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石油 伴生 回收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回收工藝,具體是指一種應用于石油伴生氣的回收工藝。
背景技術
石油伴生氣是地表下孔隙性地層中天生的以低分子飽和烴為主的烴類氣體和少量非烴類氣體組成的可燃混合物,它常常和原油伴生在一起。石油伴生氣嚴格意義上講也是石油,它是石油的氣態形式,石油伴生氣組分大多數以甲烷為主,包含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等烴類,以及少量的氮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氦、氧、氫等氣體。
目前,油田伴生氣,特別是小型邊遠地區的油田伴生氣的排放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它帶來的主要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污染環境空氣和水資源;二是傷害人身健康、引發多種疾病;三是增加發生火災和爆炸危險性;四是增大了油量損耗和經濟損失。
國外的應用于石油伴生氣的回收工藝技術始于美國在1904年建立的第一座輕油回收工廠,到目前已有近一百多年的歷史。國外輕烴回收工藝技術較先進,一些國家在提高加工深度、增加輕烴收率、合理利用油氣資源上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外輕烴回收技術以節能降耗、提高輕烴收率為目的,以低溫分離法為主,向投資少、深分離、高效率、低能耗、撬裝化、自動化等方向發展。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充分利用和回收石油伴生氣資源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許多大油田油井中都已經具有采用了石油伴生氣凈化回收技術,但是在很多邊遠油田由于地形相對復雜,鋪設管道困難,經濟性不好等原因,導致了所產生的石油伴生氣大多采用放空燃燒。延長油田2005年原油產量838.24萬噸,初步估算,油田伴生氣產量約為10000萬m3以上,其中僅永寧和西區兩個采油廠開發利用了一部分伴生氣。我國其他大多數油田也都發現此類伴生氣資源,因地域限制,每年燒掉的伴生氣約10億平方米,這相當于一百萬噸石油,隨著內陸油田的進一步開發,越來越多此類石油伴生氣資源將被浪費掉。《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中提出:“必須大力推廣油田伴生氣回收利用技術”,“整裝油田必須同步建設伴生氣、凝析油回收設施,推廣汽油裝車站臺、加油站和油庫油氣回收技術”。回收利用邊遠地區的油田伴生氣,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課題,同時也為充分、高效、合理地利用伴生氣資源提供了一個機遇。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各油田公司都將加大了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環境保護的工作力度,利國、利民又利企,以促進油田公司又好又快發展,國家油氣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節能減排,而偏遠地區的石油伴生氣的回收利用節能減排就成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隨著國家對能源開采過程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能源浪費治理整頓力度的加大,合理回收利用此類石油伴生氣已是當務之急,也必將是國內能源長期持久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所以石油伴生氣凈化回收工藝與裝置的開發和設計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小型邊遠地區的油田伴生氣的排放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它帶來的主要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污染環境空氣和水資源;二是傷害人身健康、引發多種疾病;三是增加發生火災和爆炸危險性;四是增大了油量損耗和經濟損失。傳統分離過程越來越難以滿足現代工業發展對資源的再利用和環境保護的要求。氣體膜分離技術由于其高效、低能和無污染,在天然氣、石油伴生氣和石油化工中的應用正急劇增加,在能源充分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采用先進的氣體膜分離技術回收揮發油氣,可以有效解決邊遠油田石油伴生氣回收難的問題,使油田的氣體排放達到環保要求,同時回收的石油伴生氣組分為用戶提高了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提供一種應用于石油伴生氣的回收工藝,該回收工藝能快速回收石油伴生氣,且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運行成本低、回收率高,便于廣泛推廣,從而降低石油伴生氣對環境的污染。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應用于石油伴生氣的回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首先,去除伴生氣含有的微小固體顆粒、原油和重烴乳化液;
(b)經過初步脫雜后,在換熱器里升溫至5~10℃;
(c)然后進入液環壓縮機;
(d)加熱后的氣體進入脫硫罐進行脫硫;
(e)脫硫后的氣體進入膜分離器進行分離;
(f)氣體從膜分離器出來以后進入到分子篩罐體進行深度脫硫和脫碳;
(g)最后進行制冷,得到產品。
所述步驟(a)中,去除環境為常溫常壓。
所述步驟(d)進行之前,先對氣體進行深度脫水。
所述步驟(c)中,利用液環壓縮機中的熱量對氣體進行加熱。
所述步驟(g)完成以后,將產品輸送到絕熱槽車中儲存和運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莫俊龍,未經莫俊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002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化纖干燥裝置
- 下一篇:一種L-叔亮氨酸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