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體微膠囊破膠劑的釋放率測定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90004.4 | 申請日: | 2011-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8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倪蕊 | 申請(專利權)人: | 倪蕊 |
| 主分類號: | G01N7/00 | 分類號: | G01N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體 微膠囊 破膠劑 釋放 測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體微膠囊破膠劑的釋放率測定方法。
背景技術
微膠囊實際上是一些小的粒子,這些小的粒子是由一種稱之為壁材的物質包裹住另一種稱之為芯材的物質所組成。在此基礎上,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微膠囊,諸如復核微膠囊、復壁微膠囊和基體型微膠囊等。被包裹物與囊壁為分離的兩相,這是微膠囊的特征。微膠囊不但可以包封固體粉末,也可以包封液體材料。如采用特殊的制備方法,微膠囊還可以包封氣體。此外。疏水材料和親水材料都可被包封在微膠囊里。
微膠囊的技術研究大概開始于上世紀30年代,取得重大成果是在50年代。在微膠囊技術的發展歷史過程中,美國對它的研究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日本在60~70年代也逐漸趕了上來。我國在研究微膠囊技術方面起步較晚,但在醫藥、農藥、化妝品、食品等方面都已有實際應用和較深入的研究。最初制備的微膠囊粒徑在5~2000微米之間,稱為微米級的微膠囊。隨著微膠囊技術的發展,制備的微膠囊的粒徑可小于1微米,可達1~1000納米之間,常被稱為納米膠囊。隨著微膠囊技術的不斷進步,微膠囊將會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益處。
微膠囊按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有多種分類方法。本文按照微膠囊的殼材料與芯材料性能的不同,可以將微膠囊按用途主要分為下列幾種類型:
1.緩釋型微膠囊
該微膠囊的壁相當于一個半透膜,在一定條件下允許芯材物質透過,以延長芯材物質的作用時間。根據壁材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天然高分子緩釋材料(明膠和羧甲基纖維素)及合成高分子緩釋材料。而對于合成高分子緩釋材料,按其生物降解性能不同,又可分為生物降解型和非生物降解型兩大類。
2.壓敏型微膠囊
此種微膠囊包裹了一些待反應的芯材物質,當壓力作用于微膠囊超過一定極限后,微膠囊囊壁破裂而流出芯材物質,由于外界環境的變化,芯材物質產生化學反應而顯出顏色或是發生別的現象。
3.熱敏型微膠囊
由于溫度升高使囊壁軟化或破裂釋放出芯材物質,有時是芯材物質由于溫度的改變發生分子重排或幾何異構而產生顏色的變化。
4.光敏型微膠囊
囊壁破裂后,芯材中的光敏物質選擇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發生感光或分子能量躍遷而產生相應的反應或變化。
5.膨脹型微膠囊
囊壁為熱塑性的高氣密性物質,而芯材為易揮發的低沸點溶劑,當溫度高于溶劑的沸點后,溶劑蒸發而使微膠囊膨脹,冷卻后微膠囊依舊維持膨脹前的狀態。
一般任何一種包裹了一定物質的類似小型容器的物質形態都可稱之為微膠囊,所以除上述5種類型外,微乳濁液、脂質體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微泡也可稱為微膠囊。
Burnham早在80年代初就報道了制備微膠囊破膠劑可達到延遲破膠的目的。此后,Nolte和Wal?les也分別報道了各自的膠囊破膠劑制備技術。80年代末,Halliburton和Dowell,Schlumberger等公司都相繼開展了膠囊延遲破膠劑的室內研究和現場應用工作。從1989年4季度首次在現場使用膠囊破膠劑以來,延遲破膠技術曾在包括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西德克薩斯等地區的幾百口油氣井中使用,與常規破膠劑相比,排液率增加,需要抽汲的井大為減少,累計產量和初始產量都明顯增加。
液體微膠囊破膠劑的釋放率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微膠囊釋放的量占有效含量的百分數。液體微膠囊破膠劑的釋放率是評價液體微膠囊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如何快速準確的測定出液體微膠囊破膠劑的釋放率,對液體微膠囊破膠劑的生產和使用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提供一種液體微膠囊破膠劑的釋放率測定方法,該測定方法能快速測定出液體微膠囊破膠劑的釋放率,且測試精度高,測試方法簡單,大大降低了測試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液體微膠囊破膠劑的釋放率測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稱取取1g試樣與20g陶粒混合,裝入試驗模具套筒內,將柱塞插入套筒內,并旋轉180°;
(b)將模具放在壓力機的試樣平臺上,分別對每份樣品加載不同壓力,并保持一定時間;
(c)壓力降為零,取出模具,將內容物轉入干凈的燒杯內,用50ml蒸餾水分三次洗滌模具,并將洗液匯入該燒杯中,靜止一段時間;
(d)測定液體石蠟含量;
(e)以壓力為橫坐標,釋放出的液體石蠟含量為縱坐標作圖,由圖讀出液體石蠟含量隨壓力變化達到穩定時的值,即試樣中的液體石蠟有效含量;
(f)通過下式計算出液體石蠟微膠囊破膠劑的釋放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倪蕊,未經倪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00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