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備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9907.0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38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正名;閆濤;劉團偉;劉鵬飛;周莎;趙毓;李永強;熊麗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381/10 | 分類號: | C07C381/10;C07C313/28;C07C311/51;C07C303/36;C07C233/66;C07C231/10;C07C237/40;C07C235/84;A01N47/40;A01N47/34;A01N41/12;A01N41/06;A01N3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南開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酰胺 衍生物 及其 制備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用化學殺蟲劑的合成技術,特別是一種雙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備和應用。
背景技術
無脊椎動物害蟲的防治一直以來是農藥科學研究的核心領域,殺蟲劑的普遍使用,使得多數無脊椎動物害蟲得到了有效治理。但是由于市場的不斷擴大以及害蟲的抗性、藥物的使用壽命等問題和人們對環境的日益重視,需要科學家們不斷研究,進而開發出更有效、低成本、低毒、對環境安全和具有不同種作用方式的殺蟲劑品種。
鄰苯二甲酰胺和鄰甲酰胺基苯甲酰胺類(魚尼丁受體類)衍生物是近幾年開發防治鱗翅目害蟲的有效殺蟲劑。例如,US2003/0229050,CN200780007591.3,CN200580006757.0和CN200680035345.4等。
為設計合成具有殺蟲生物活性的新衍生物,并改善殺蟲劑抗藥性和降低生產成本,設計合成了未見文獻報道的一類雙酰胺類衍生物,生物活性測試表明,此類衍生物具有很高的殺蟲活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改善原有化合物抗藥性和提高殺蟲活性的雙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備和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雙酰胺衍生物具有如下通式:
式中:R1是H、鹵素、氰基、硝基、氨基、乙酰胺基、三氟乙酰胺基、三氯乙酰胺基、苯甲酰胺基、對甲苯磺酰胺基、對甲苯氧乙酰胺基或2,4-二鹵代苯氧乙酰胺基;
R2是C1-C5烷基、環丙烷基、五元或六元雜環基、
m是0,1或2;
n是0或1;
R3是H、氰基、三氟乙酰基、氨基乙酰基、三氟乙酰胺基乙酰基、乙酰胺基乙酰基、羥基、胍基、氨基硫代羰基、氨基乙酰硫代羰基、三氟乙酰胺基硫代羰基或乙酰胺基硫代羰基;
R4是H或甲基;
R5是H或甲基;
R6是H或甲基;
R7是H或甲基;
Ym是鹵素、硝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三氟甲基、三氟乙氧基或七氟異丙基;
在上述化合物的定義中,所用術語不論單獨使用還是用在復合詞中,代表如下取代基:
鹵素為氟、氯、溴或碘;
烷基為直鏈或支鏈烷基;
五元或六元雜環基中雜原子為N,O或S;
所述的雙酰胺衍生物的制備方法包括的步驟:
雙酰胺衍生物(I)合成方法一:
通式IV化合物與通式V化合物(摩爾比為1∶1)溶于乙酸中,在沸點下反應0.5-12小時制得目標化合物II;通式II化合物與通式III化合物(摩爾比為1∶1)溶于有機溶劑中,然后加入適量的酸或堿,在溫度為-10℃到沸點下反應0.5-48小時制得目標化合物I;反應式中各基團如上述所定義(R2除外,R2為C1-C5直鏈烷基或者環丙烷基)。
所述的有機溶劑選自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環己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四氫呋喃、1,4-二氧六環、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亞砜。
所述的酸(酸和通式II化合物摩爾比0.001-0.1∶1)選自:甲基磺酸、苯磺酸、對甲基苯磺酸、乙酸、磷酸酯,或鹽酸、硫酸或磷酸。
所述的堿選自有機堿(堿和通式II化合物摩爾比0.001-0.1):三乙胺、吡啶、1,8-二氮雜-雙環(5,4,O)十一碳烯-7或N,N-二甲基苯胺,或無機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碳酸鉀、甲醇鈉、叔丁醇鈉或叔丁醇鉀。
雙酰胺衍生物(I)合成方法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開大學,未經南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99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果蔬殘留農藥去油清洗劑
- 下一篇:一種生物柴油原料的預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