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阻燃型環氧乙烯基酯樹脂及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9840.0 | 申請日: | 2011-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30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安慶升;肖海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L63/10 | 分類號: | C08L63/10;C08K13/02;C08K3/22;C08K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專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 地址: | 2002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阻燃 型環氧 乙烯基 樹脂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不飽和聚酯樹脂技術,尤其是一種阻燃型環氧乙烯基酯樹脂。
背景技術
樹脂基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物理力學、電氣絕緣、耐高低溫等性能,在國民經濟各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樹脂基復合材料由基體材料和增強材料組成。增強材料多為無機不燃材料,而基體材料為有機化合物,成型后的復合材料具有可燃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氧指數為18左右,大氣環境下易燃燒,對于阻燃要求較高的制品,必須進行基體樹脂的阻燃改型,才能滿足使用要求。通常阻燃改型辦法是在基體材料中添加阻燃劑,阻燃劑有添加型和反應型兩類。其一是在樹脂基體中直接摻入阻燃劑;另一種是阻燃劑作為一種單體原料通過化學反應復合到聚合物份子鏈上,達到阻燃自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阻燃型環氧乙烯基酯樹脂及其制作方法,以增強材料阻燃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阻燃型環氧乙烯基酯樹脂,其組成成份及重量配比:
反應型阻燃環氧乙烯基酯樹脂、Al2O3·3H2O(ATH)氫氧化鋁、十溴聯苯醚;
反應型阻燃環氧乙烯基酯樹脂∶Al2O3·3H2O(ATH)氫氧化鋁∶十溴聯苯醚=100∶60∶10。
所述的阻燃型環氧乙烯基酯樹脂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阻燃型環氧乙烯基酯樹脂的組成成份重量配比:反應型阻燃環氧乙烯基酯樹脂、Al2O3·3H2O(ATH)氫氧化鋁、十溴聯苯醚;
反應型阻燃環氧乙烯基酯樹脂∶Al2O3·3H2O(ATH)氫氧化鋁∶十溴聯苯醚=100∶60∶10
步驟二:在塑料或金屬容器中,按配比將反應型阻燃環氧乙烯基酯樹脂里首先與800目的Al2O3·3H2O(ATH)氫氧化鋁混合,攪勻后靜止10份鐘,再次添加十溴聯苯醚,充分攪拌后待用。
本發明阻燃型環氧乙烯基酯樹脂,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和有益效果是:阻燃效率高,能使復合材料有良好自熄性或難燃性;力學性能、電性能、耐候性及熱變性溫度等較好。
具體實施方式
以導彈發射箱試驗樣品材料為本發明實施例:
選擇阻燃型環氧乙烯基酯樹脂,其組成成份重量配比為:
反應型阻燃環氧乙烯基酯樹脂、Al2O3·3H2O(ATH)氫氧化鋁、十溴聯苯醚;
反應型阻燃環氧乙烯基酯樹脂∶Al2O3·3H2O(ATH)氫氧化鋁∶十溴聯苯醚=100∶60∶10。
阻燃型環氧乙烯基酯樹脂制作方法
在塑料或金屬容器中,按配比將反應型阻燃環氧乙烯基酯樹脂里與800目的Al2O3·3H2O(ATH)氫氧化鋁混合,攪勻后靜止10份鐘,再添加十溴聯苯醚,充分攪拌后待用。
試驗樣品制作及取樣
根據環境溫度,在阻燃型環氧乙烯基酯樹脂中,按配比加入2~4%過氧化甲乙酮和1~2%環烷酸鈷固化劑,采用復合材料手糊工藝,將無堿玻璃纖維織物浸漬上述阻燃樹脂成型制作復合材料板材試樣,并常溫固化24小時。
取樣方法是根據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拉伸、彎曲試驗方法(GB/T1447-83、GB/T1449-83)和民用飛機艙內非金屬材料燃燒性能要求(HB5470-91),分別取樣。
試樣試驗檢測
依據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拉伸、彎曲試驗方法(GB/T1447-83、GB/T1449-83)、民用飛機艙內非金屬材料燃燒性能要求(HB5470-91)以及不飽和聚酯樹脂粘度測定方法(GB/T7193.1-87)分別對試樣進行檢測(見表1)。
表1試樣性能指標
上述試樣結果表明其阻燃性能優越,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良好。
按上述阻燃樹脂配方比例配制一定重量的樹脂,采用復合材料纏繞工藝應用發射箱加強筋制作。過程表明,阻燃樹脂體系配制過程簡單、方便,成型工藝性能良好,常溫固化易于控制,質量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未經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98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