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海難事故救生艙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9825.6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70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高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高才 |
| 主分類號: | B63C9/03 | 分類號: | B63C9/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42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難 事故 救生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海難事故救生艙”是為航運船只、海上鉆井平臺配置的海難事故逃生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海難事故發生時使用的是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之類的救生器材,這類救生設備不能克服海難事故中船體側翻沉沒產生的漩渦,涌浪對逃生人員及逃生設備造成的泓吸傷害,同時這類救生設備不能幫助逃生人員避免海難事故中惡劣氣象、低氣溫、海水浸泡、風浪侵襲對逃生人員造成的傷害,而且給有效搜救增加過多的投入和難度。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的救生設備不能幫助逃生人員避免海難事故中低溫、風浪侵襲、海水浸泡及沉船產生泓吸的傷害,同時也為克服救生筏、救生艇在危急時使用不便的狀況,本發明提供的“海難事故救生艙”,是由鋼板制作能容納多人同時逃生使用,可以避免海難事故中低溫,風浪及海水浸泡對逃生人員產生傷害的圓形扁球狀的“救生艙”,在“救生艙”內側中心的圓形構造柱的柱體內側,設有圓筒柱狀可向下由氣壓移動伸縮出“救生艙”外的抗風浪顛覆的“平衡柱”,平衡“救生艙”被風浪沖擊顛覆的幅度。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海難事故救生艙”由鋼板焊接制作成橫向直徑φ2200mm,豎向中心頂高1800mm圓形扁球狀的“救生艙”,在“救生艙”內側中心由頂部至底部用3mm鋼板制作圓形筒狀、外徑直徑φ400mm的構造柱,構造柱內側底部與艙體外部是相通的,根據本發明所述在“救生艙”構造柱內側空間設置一個可向下由氣壓移動伸縮出“救生艙”外部的柱塞式“平衡柱”,“平衡柱”由2mm鋼板制作成直徑φ320mm,長1700mm的圓筒狀柱體,在“平衡柱”下端部50mm處兩側對稱設有兩個φ50mm的進排水孔,“平衡柱”由手動“氣泵”供給氣壓形成上下伸縮行程的移動,當“救生艙”處于備用狀態時,“平衡柱”呈收縮狀態,收縮在“救生艙”的柱體內,當“救生艙”處于使用狀態時,可根據風浪強弱、由手動“氣泵”的氣體將“平衡柱”伸出“救生艙”底部,“平衡柱”下端兩側的進排水孔徐徐注入海水,使“平衡柱”增加重量,在“救生艙”底部形成杠桿式墜重平衡的作用,平衡“救生艙”被風浪沖擊波動搖晃的幅度,克服巨浪對“救生艙”的顛覆,當海況相對平靜或被救援的狀況時,可由手動“氣泵”的氣體將“平衡柱”徐徐收縮,這時“平衡柱”內的水由進排水孔流出,當“平衡柱”完全收縮進“救生艙”內,處于密閉狀態時,“平衡柱”體內的水也泄流完畢,處于減輕重量的空置狀態。根據本發明所述在“救生艙”橫向半徑的上端部一側,設有一個800mm×600mm密封式的艙門,與艙門等高均分90°對稱設置三個直徑φ300mm密封的弦窗。根據本發明所述在“救生艙”外側頂端對稱設有兩個“氣道避水器”,“氣道避水器”由直徑φ100mm的U型彎管構成,彎管一端接入“救生艙”內,彎管另一端彎垂向下的管口下端10mm處設有一個浮球碗,浮球碗底側留有一個排水孔,浮球碗內設有一個真空狀的浮球,常態狀況下,空氣由管口10mm間隙進入“救生艙”內流動,如遇過急浪水,浪水由10mm間隙落入浮球碗內,落入浮球碗內的水將浮球浮起,閉塞彎垂的管口,阻止浪水涌入“救生艙”內,浪水減弱后,浮球碗內的水由小孔流出,浮球又回落原位。當有特大巨浪的狀況時,有部分水進入彎管內,在接入“救生艙”內端的管口下端30mm處,設有一個大于管口的漏斗狀托盤,進入“救生艙”的空氣與水,在管口與漏斗狀托盤的30mm處自行分離,空氣自動漂逸進入“救生艙”內,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墜入漏斗狀的托盤里,由漏斗下端連接的軟管引流出“救生艙”底部的艙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高才,未經王高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982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