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高聚物提升注漿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88194.6 | 申請日: | 201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83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復明;劉文廷;張蓓;李強;王小亮;郝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優(yōu)特基礎工程維修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0 | 分類號: | E02D15/00;E02B3/16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趙磊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鄭州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聚物 提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水利、礦山、環(huán)保等基礎設施防滲加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土堤、土壩、尾礦壩、截污壩等防滲加固時使用的高聚物提升注漿方法。
背景技術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水利、礦山、環(huán)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由于我國絕大多數(shù)水利設施興建于上世紀50至70年代,限于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不少水庫設計和施工質量“先天不足”。經過長期運行,年久失修,老化嚴重,病險問題十分突出。目前,我國已建成各類水庫達8.7萬座,居世界首位。但約40%的小型水庫、25%的大中型水庫屬于病險水庫,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社會穩(wěn)定構成極大威脅。我國堤防建設歷史悠久,但多數(shù)是經過歷年逐漸加高培厚形成的,堤身填筑土多為不同時期就地取土,填筑質量多達不到設計要求,存在不同的安全隱患。在我國現(xiàn)有的4萬多座病險水庫中,90%以上為土石壩,而大部分的堤防為土質堤防。據(jù)初步測算,約50%以上的小型病險水庫需要進行防滲加固。在礦山基礎設施方面,尾礦壩作為礦山選礦生產的主要設施,它既是事故易發(fā)部位,也是隱伏巨大安全隱患的危險源。另外,尾礦庫中還含有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并且是一種人造的具有高勢能的泥石流形成區(qū),其安全運行直接關系到下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庫區(qū)周邊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我國礦山諸多尾礦庫中,目前處于正常運行的不足70%,有的行業(yè)超過40%的尾礦庫處于險、病、超期服務狀態(tài),尾礦庫重大事故時有發(fā)生。而滲漏作為尾礦壩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治理滲漏確保尾礦庫安全運行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在環(huán)保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現(xiàn)有的垃圾填埋場中,簡易填埋和準衛(wèi)生填埋占95%以上。由于大多數(shù)填埋場未采用水平防滲措施,加上底部滲濾液排導系統(tǒng)不夠完善,從而導致大量滲濾液未經處理就直接進入了土壤、地下水中,對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污染。近幾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垃圾填埋問題,不少省市建立了新型的垃圾填埋場。但是,現(xiàn)有的垃圾處理場的數(shù)量和規(guī)模還遠遠不能適應城市垃圾日益增長的要求,真正實現(xiàn)無害化處理的垃圾僅為2.3%。如何防治滲濾液污染是垃圾城市填埋場必須首先考慮的一個主要問題??刂茲B濾液污染一般是對垃圾填埋場截污壩進行防滲處理,而我國絕大多數(shù)填埋場的地理環(huán)境和地質條件很難滿足防滲要求。
可見,滲漏是土質堤壩、尾礦壩、截污壩等水利、礦山、環(huán)?;A設施存在的普遍問題,防滲加固是這些基礎設施面臨的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工程中常用的防滲技術有:混凝土防滲墻技術,水泥土攪拌樁技術,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等。這些防滲加固技術已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我國大型水庫、尾礦庫、垃圾填埋場等基礎設施的除險及防滲加固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技術不足。在防滲墻體材料方面,現(xiàn)行的幾種防滲墻技術采用的是水泥類材料,構建的防滲體為剛性防滲體,與土體彈性模量差別較大,抗?jié)B抗裂性能不足;在成墻機理方面,現(xiàn)行成墻類防滲技術成墻時材料與土體脫離,灌漿類難以形成完整連續(xù)墻體;在施工方式方面,現(xiàn)行的幾種防滲墻技術是通過開槽、攪拌、噴射和振動的施工方法在土體中形成防滲體,對堤壩擾動破壞較大。水泥土攪拌樁技術存在攪拌的不均勻性、漿液上冒、受力不合理和樁身不連續(xù)等問題,以致樁身強度過低,施工質量可控性差、防滲效果不理想。而高壓噴射灌漿技術通過高壓裝置使?jié){液獲得巨大能量,易導致土體沖切破壞,在漿液形成強度過程中極易導致整體強度不均勻。由此可見,工程中常用的這些防滲技術存在著對壩體擾動破壞較大、工期較長、造價較高、施工不便等缺點,特別是對于數(shù)量眾多的中小型堤壩,現(xiàn)行的技術手段不僅受到經費的限制,而且由于裝備體積龐大,進場困難,這與當前我國堤壩、尾礦壩、截污壩防滲加固的發(fā)展需求還很不適應。因此,加快防滲加固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fā)是當前土堤、土壩、尾礦壩、截污壩等水利、礦山、環(huán)保等基礎設施防滲加固亟待解決的重大科技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優(yōu)特基礎工程維修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優(yōu)特基礎工程維修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819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