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蒸汽爆破的銀杏葉黃酮提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8035.6 | 申請日: | 201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18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兵兵;曾國明;張茂蘭;徐洪記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11/30 | 分類號: | C07D311/30;C07D31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03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蒸汽 爆破 銀杏葉 黃酮 提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領域,特別涉及從銀杏葉中提取銀杏黃酮的工藝。
背景技術
銀杏樹為我國古老的樹種,被譽為“地球上的活化石”,我國擁有量占世界總量的70%以上。我國用銀杏葉作為心臟及肺部疾患的藥物已有上千年的歷史。1966年,德國科學家發現銀杏葉中含有降低膽固醇的有效成分,從此開始了銀杏葉藥理和應用的現代研究。銀杏葉提取物中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如黃酮類、萜內酯類化合物等,具有改善心腦血管循環、抗病毒、抗癌、防衰老及降低膽固醇等醫藥保健功效,且具有不良反應小,食用安全等優點。所以從銀杏葉中提取黃酮化合物不僅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而且還具有很重要的社會價值。
銀杏黃酮的提取分離方法主要有:有機溶劑提取法、超聲波提取法、超臨界萃取法等。有機溶劑法是目前國內最廣泛的提取方法,其主要分為冷浸法、滲漉法、回流法,由于其成本較高,費時較長、效率低,因而雜志含量較高,溶劑用量大,操作煩瑣。超聲技術雖然能夠提高銀杏黃酮的得率,但由于超聲波作用容易產生空穴作用,因而對銀杏葉的微細結構影響有限、并且引起了銀杏葉比表面積的下降,不利于工業化大規模的生產。超臨界萃取法存在操作時間長,對有機溶劑消耗較多等缺點。
????蒸汽爆破法是新近發展的一種生物質物料預處理方法,其特點是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壞有效成分、節能環保等優點,因而產物中的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質穩定: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產品得率高。經蒸汽爆破預處理能夠有效破壞物料的物理結構,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銀杏葉預處理的方法及通過該方法制備的預處理料,該方法操作簡單,可適用于大規模生產;運用該方法所得的預處理料用于提取銀杏黃酮,其收率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基于蒸汽爆破的銀杏葉預處理方法,將銀杏葉在0.2-0.7Mpa條件下爆破不低于60秒,并進行干燥,得銀杏預處理料。
進一步,將銀杏葉在水介質中浸泡不低于8小時后,將銀杏葉在0.2-0.7Mpa條件下爆破60-180秒,所述銀杏葉和水介質的重量比為1:10-1:20,并進行干燥,得銀杏預處理料。
進一步,將銀杏葉在水介質中浸泡12小時后,將銀杏葉在0.7Mpa條件下爆破60秒,所述銀杏葉和水介質的重量比為1:10-1:20,并進行干燥,得銀杏預處理料。
????所述的基于蒸汽爆破的銀杏葉預處理方法所得的銀杏預處理料。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從銀杏葉中提取銀杏黃酮的方法,該方法操作能耗低,污染小,效率高,成本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運用權利要求4所述的銀杏葉預處理料提取黃酮的方法,將所述銀杏葉預處理料置于回流冷凝裝置中進行回流提取,用體積百分數為50%-70%乙醇溶液作為提取溶劑,提取溫度為50-70℃,所述銀杏葉預處理料與所述乙醇溶液的質量比為1:10-20,提取劑pH值為7-9,回流提取不少于2?小時,得反應液,去除反應液中的乙醇,剩余液體為銀杏黃酮溶液。
進一步,將所述反應液在70℃條件下進行旋轉真空濃縮,剩余液體為銀杏黃酮溶液。
進一步,將銀杏黃酮溶液進行冷凍干燥處理,得銀杏黃酮。
進一步,將所述銀杏葉預處理料用去離子水進行洗滌,并進行真空干燥,得干燥的銀杏葉物料,所述干燥溫度為50-80℃,干燥時間為10-14小時,將干燥后的銀杏葉物料置于回流冷凝裝置中進行回流提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采用的工藝簡單、節能環保,通過蒸汽爆破預處理技術處理銀杏原料既能達到破壞銀杏黃酮結構,能有效提高銀杏黃酮化合物得率,污染小;不僅提取效率好,還能有效地回收乙醇溶劑,節約了生產成本;本發明環境污染小、成本較低,極大的擴大了銀杏的利用范圍,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與傳統的超聲、微波、乙醇溶劑提取銀杏黃酮相比,蒸汽爆破預處理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率高的作用,能夠顯著的降低生產成本;先采用蒸汽爆破預處理銀杏,再用乙醇提取,與單獨用乙醇提取銀杏黃酮,其溶提取得率提高了將近兩倍,極大地提高了黃酮得率。
?
附圖說明
圖1?為未處理過的銀杏葉的SEM圖,原料表面平滑,致密有序,此種規整的結構不利于銀杏黃酮的提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80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