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后備門氣彈簧的安裝輔具及其制作、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87813.X | 申請日: | 201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0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國;王道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14 | 分類號: | B25B27/14;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吳寶泰;何宜章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后備 彈簧 安裝 及其 制作 使用方法 | ||
1.一種用于汽車后備門氣彈簧安裝中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輔具包括連接在一起的上支撐架、支撐桿和下支撐架,所述下支撐架支撐于汽車后備門的門檻上,所述上支撐架卡接于打開的后備門門護板的鈑金安裝板上,所述支撐桿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上支撐架和下支撐架,并保證所述后備門在氣彈簧安裝過程中所必要的打開程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撐架由一圓鋼一體彎折加工而成,并包括均為直桿狀的前桿、底桿和后桿,所述后桿和底桿彎折連接,所述前桿與底桿通過一段圓弧連接,且所述前桿和后桿相互平行,所述下支撐架整體具有“門”字形支撐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桿和底桿間的夾角為90-110°,所述前桿與底桿間的夾角為70-9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桿長度為50-70mm,所述底桿長度為60-80mm,所述后桿長度為25-4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架由一圓鋼一體彎折加工而成,并包括均為直桿狀的前桿、底桿和后桿,且所述后桿和底桿彎折連接,所述前桿與底桿通過一段圓弧連接,且所述上支撐架具有卡鉤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桿和底桿間的夾角為90-110°,所述前桿與底桿間的夾角為20-40°以形成鉤狀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桿長度為20-40mm,所述底桿長度為65-85mm,所述后桿長度為10-20mm。
8.根據權利要求3或4或6或7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圓鋼直徑為6-12mm,所述夾角均是沿底桿內側方向所成的角。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采用直桿狀圓鋼制作,并同時連接于上支撐架和下支撐架的底桿部分的外側,且所述上支撐架、支撐桿和下支撐架處于同一平面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采用直徑8-14mm、長度為0.8-1.5米的圓鋼制作,且所述支撐桿連接于所述上支撐架和下支撐架的底桿的中部附近,且該支撐桿的同一側與上支撐架和下支撐架的底桿成相同的夾角,該夾角處于60-80°之間。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撐桿的距上支撐架五分之三的長度附近通過彎折支撐桿而形成一彎折角,該彎折的方向是使上下支撐架具有的前桿相互靠近的方向,所述彎折角處于160-175度的范圍。
12.根據權利要求1-11任一項所述的安裝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架、下支撐架和支撐桿采用焊接連接或一體成型,在所述上支撐架和下支撐架的與車身面漆接觸的部位以及支撐桿上的握持部位上套設有軟塑料護套。
13.一種權利要求1-12任一項所述的安裝輔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輔具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測量待制作的安裝輔具的尺寸范圍,包括:
1)、在汽車后備門處于完全打開狀態下測量后備門門護板鈑金安裝板下沿與后備門門檻之間的距離,所要制作的輔具長度略小于該距離;
2)、測量后備門門檻的形狀尺寸、后備門門護板的鈑金安裝板下沿的形狀尺寸;
3)、計算出制作輔具所需的圓鋼長度尺寸;
(二)、加工安裝輔具,包括:
1)、根據后備門門檻的形狀尺寸,彎折一圓鋼成“門”字形并使其能夠卡在后備門的門檻上,以制得輔具的下支撐架;
2)、根據后備門門護板鈑金安裝板的形狀尺寸,彎折一圓鋼來制作輔具的上支撐架,并使該上支撐架的一端能夠嵌入后備門門護板的鈑金安裝板內側;
3)、使用一直桿圓鋼作為支撐桿連接于所述上支撐架和下支撐架之間,并使上支撐架、下支撐架和支撐桿處于同一個平面內,所述支撐桿的長度由處于打開狀態下的后備門門護板下沿與后備門門檻之間的距離來確定,且于支撐桿某一位置處形成一彎折鈍角以便于握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781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屬拉帶成型自動化視覺檢測方法及檢測系統
- 下一篇:珍珠巖濾芯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