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拖拉機的傳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87663.2 | 申請日: | 201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72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辻賢一朗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久保田 |
| 主分類號: | F16H3/091 | 分類號: | F16H3/09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強;劉煜 |
| 地址: | 日本國大阪府大阪***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拖拉機 傳動 裝置 | ||
1.一種拖拉機的傳動裝置,該傳動裝置配置有前進后退切換機構(8),該前進后退切換機構(8)從推進軸(6)向輸入軸(37)、或者從推進軸(6)通過后退傳動軸(29)向輸入軸(37)對推進軸(6)的動力進行前進后退的變速傳遞,在接受來自該前進后退切換機構(8)的前進后退動力的輸入軸(37)與副軸(38)之間配置有多級變速的主變速機構(9),在副軸(38)與傳遞后輪動力的輸出軸(47)之間配置有高低變速的副變速機構(10),
該傳動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副軸(38)上的主變速機構(9)的從動齒輪(39b~42b)從前方向后方以高速側到低速側的順序依次配置,在副軸(38)上的最高速從動齒輪(42b)的前側設有副變速機構(10)用的副低速驅動齒輪(46),且次高速從動齒輪(41b)作為副變速機構(10)用的副高速驅動齒輪,
副變速機構(10)用的副低速從動齒輪(48)及副高速從動齒輪(49)配置在輸出軸(47)上、分別與副低速驅動齒輪(46)和次高速從動齒輪(41b)嚙合,且最高速從動齒輪(42b)、副低速驅動齒輪(46)及次高速從動齒輪(41b)在前后方向上重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機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輸出軸(47)的下方配置有前輪動力輸出軸(55),該前輪動力輸出軸(55)通過前輪動力輸出單元(52)將所述輸出軸(47)的動力輸出為前輪動力,
所述前輪動力輸出單元(52)為在輸出軸(47)上、在副變速機構(10)的副低速從動齒輪(48)的前側相鄰配置的前輪動力輸出齒輪(53)、以及支撐于前輪動力輸出軸(55)的后端的傳動齒輪(54),所述輸出軸(47)在前輪動力輸出齒輪(53)的前側由變速箱體(M)的支撐壁(Mb)支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機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連接于飛輪殼體(F)的前變速箱體(MF)的內部設有第一、第二支撐壁(Ma、Mb),分別形成有與飛輪殼體(F)內連通的第一室(20)、中間部的第二室(21)、后部的第三室(22),
所述前進后退切換機構(8)配置于第二室(21),主變速機構(9)、副變速機構(10)及輸出軸(47)配置于第三室(22),前輪動力輸出軸(55)支撐于第一、第二支撐壁(Ma、Mb),
所述第二支撐壁(Mb)上下分離為:上壁部(Mb1),分別將前進后退切換機構(8)的推進軸(6)及后退傳動軸(29)、主變速機構(9)的輸入軸(37)、副變速機構(10)的副軸(38)及輸出軸(47)支撐為可自由旋轉;以及下壁部(Mb2),支撐前輪動力輸出軸(55),并且,下壁部(Mb2)設置在所述副低速從動齒輪(48)的下方,在上壁部(Mb1)與下壁部(Mb2)之間形成有朝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開放的開口(57),在該開口(57)配置有所述前輪動力輸出單元(5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久保田,未經株式會社久保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766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RC濾波器原理的脈動衰減柱塞泵
- 下一篇:樹脂被覆光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