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87662.8 | 申請日: | 201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80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峻;孫大煒;錢正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力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1/00 | 分類號: | B01L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17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培養 樣品 人工 控制 存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命科學儀器培養箱內部培養樣品的人工控制存取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培養箱內,培養樣品放置位置固定,開門后需探入培養箱內部取出培養樣品。傳統做法由于操作時開門面積大,溫度降低及氣體流失明顯,但由于傳統培養箱內部結構的限制,導致存取方法也無法得到有效地改善,而且,為避免開門時間過長,存取時比較緊迫,培養樣品分布很難按要求進行調配,空間利用率不足,同時,探入培養箱內部存取培養樣品又容易造成污染物進入培養箱。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實現縮短開門存取時間、減小開門面積、縮短取放距離,以利于能實現減少溫度散失、減少氣體流失時間的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
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在培養箱門閉合的情況下,將需要放置培養樣品的支架區域旋轉至近門端;
第二步,打開培養箱門,取出第一培養樣品;
第三步,放入第二培養樣品;
第四步,關閉培養箱門,旋轉支架,將培養樣品轉動至需要的位置。
所述支架通過電機驅動;所述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通過人工控制方式。
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由于使用旋轉支架配合本發明的樣品取放方式,用戶存取樣品更方便更迅速,最大限度縮短了存取時間,并且縮短了存取時手臂進入培養箱內部的距離;樣品取放時離門側更近;門的設計開口可以變小,這些優勢都在最大限度上減少了外部空間和培養箱內部的空氣交換量。因此,可以有效減少培養箱內部污染的機會,有利于樣品的培養,也更易維護。同時較小的空氣交換量又有利于培養箱內部更好地保持溫度、濕度、氣體濃度的穩定性和關門后的快速恢復,有利于樣品的培養。由于培養箱門內側溫度在開門恢復期間低于內部(遠門端)溫度,因此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對新放入培養箱的樣品,相比較傳統的方法,更有利于關門后迅速恢復培養溫度和培養氣體環境,更有利于樣品的培養。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使用戶無須將手深入培養箱內側,即便每層擱板支架上的樣品都可以放滿而不必擔心取放困難,可提高培養箱的空間利用率,降低了用戶的空間占地成本和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存取方式培養箱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A為傳統存取方式培養箱存取樣品前內部側視圖;
圖2B為傳統存取方式培養箱存取樣品后內部側視圖;
圖3為傳統存取方式培養箱放置樣品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所用培養箱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A為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培養箱存放樣品前內部側視圖;
圖5B為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培養箱存放樣品時支架旋轉后內部側視圖;
圖5C為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培養箱存放樣品后內部側視圖;
圖5D為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培養箱存放樣品且支架旋轉后內部側視圖;
圖6為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培養箱放置樣品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同時存取流程圖;
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附圖中附圖標記說明:
1-培養箱內門2-支架????3-原有樣品
4-新樣品????5-隔板????6-控制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培養箱樣品人工控制存取方法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目前傳統的培養箱采用可拆卸式隔板5。無法在培養箱門關閉的情況下,調整內部存放物品的位置。首先是樣品的存和取,傳統的形式是開關培養箱內門1后用手或別的裝置探入到培養箱內部內去取所需要的原有樣品3并放入新樣品4,如果所需要取的樣品的數量較多,就會造成培養箱內門1打開時間較長,不但會引起關門后培養箱內部的溫度、濕度以及氣體濃度恢復的時間延長,而且會導致培養箱內環境的破壞,內部易被污染,不利于樣品培養。且位于培養箱最內部的位置由于取放不便,往往無法被充分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力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力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766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光照度檢測裝置
- 下一篇:數據集和數據服務的上下文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