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級調光控制電路及其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6744.0 | 申請日: | 2011-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250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招灼輝;張偉;麥振基;謝虔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41/38 | 分類號: | H05B4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李慧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級 調光 控制電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種用于負載的分級調光控制電路,包括:
濾波整流模塊(1),用于通過供電總線(Vbus)輸出供電電壓(VCC);
調光信號發生模塊(2),用于輸出調光信號;以及
控制模塊(3),根據所述調光信號向所述負載(4)輸出調光功率,
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光信號發生模塊(2)包括:
重置單元(U1),用于系統重置;
調光信號發生單元(U2),發出所述調光信號至所述控制模塊(3);
延時記錄單元(U3),用于向所述調光信號發生單元(U2)發出所記錄的調光狀態,所述調光信號發生單元(U2)根據所述所記錄的調光狀態發出所述調光信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級調光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置單元(U1)具有:
第一端(RE1),通過第一外圍電路連接至所述供電總線(Vbus),通過第二外圍電路連接至所述延時記錄單元(U3)的第二端(LAP2),輸出使所述延時記錄單元(U3)進行重置的信號,并通過第三外圍電路連接到所述調光信號發生單元(U2)的第二端(DIM2);
第二端(RE2),通過第四外圍電路連接至所述控制模塊(3)的反饋端(CRLfb),接收是否啟動所述重置單元(U1)的信號,并通過第五外圍電路連接至所述調光信號發生單元(U2)的第一端(DIM1),其中,所述第三外圍電路和所述第五外圍電路設置用于確保所述重置單元(U1)和所述調光信號發生單元(U2)不同時工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級調光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圍電路包括連接在所述重置單元(U1)的第一端(RE1)和所述供電總線(Vbus)之間的第二電阻(R2);所述第二外圍電路包括連接在所述重置單元(U1)的第一端(RE1)和所述延時記錄單元(U3)的第二端(LAP2)之間的第十五二極管(D15);第三外圍電路包括在所述重置單元(U1)的第一端(RE1)和所述調光信號發生單元(U2)的第二端(DIM2)之間串聯的第三電阻(R3)和第五二極管(D5,D5′);第四外圍電路包括連接在所述重置單元(U1)的第一端(RE1)和所述控制模塊(3)的反饋端(CRLfb)之間的第六電阻(R6);第五外圍電路包括連接在所述重置單元(U1)的第二端(RE2)和所述調光信號發生單元(U2)的第一端(DIM1)之間的第六二極管(D6,D6′),其中,所述第五二極管(D5,D5′)和所述第六二極管(D6,D6′)的導通方向相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級調光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光信號發生單元(U2)具有:
第一端(DIM1),通過第六外圍電路連接至所述延時記錄單元(U3)的第二端(LAP2),接收所述延時記錄單元(U3)所記錄的調光狀態,通過第七外圍電路連接至所述供電總線(Vbus)以及通過第八外圍電路連接至所述控制模塊(3)的調光信號接收端(CRLin1),以向所述控制模塊(3)輸出所述調光信號;
第二端(DIM2),通過第九外圍電路連接至所述延時記錄單元(U3)的第一端(LAP1),用于向所述延時記錄單元輸出調光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674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