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上吐下瀉的中藥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6348.8 | 申請日: | 201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97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柳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榮成市崖頭美全口腔診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4 | 分類號: | A61K36/9064;A61P1/08;A61P1/12;A61K33/12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 37104 | 代理人: | 周述志 |
| 地址: | 264300 山東省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上吐下瀉 中藥 組合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藥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上吐下瀉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上吐下瀉是夏秋常見的疾病。多由飲食不節、過食生冷瓜果或腐敗變質食物引起;也可因露宿睡覺胃腸受寒,或感受濕熱邪氣而發病。其病多突然發作,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患者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日3—5次甚至數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西醫藥治療一般是口服或靜脈補充葡萄糖或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以補充體液的丟失。也可采用止吐藥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或止瀉藥如思密達進行對癥治療。雖然西藥對止吐止瀉效果較好,但不宜長期應用。中醫辨證治療優于單純西藥治療。
上吐下瀉屬于中醫“嘔吐、腹痛、瀉泄”等病癥范疇。中醫認為:清氣在下,則生飧瀉,濁氣在上,則生膜脹。脾胃虛弱,升降失調,清濁不分,寒飲內停,故而為吐為利。
針對上吐下瀉的發病機理,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西藥對止吐止瀉不宜長期應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組方簡單、配制方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上吐下瀉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上吐下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滑石5~30份、茯苓5~25份、車前子5~20份、山枝仁5~25份、淡豆豉5~25份、黃芩5~25份、佩蘭5~20份、厚樸5~25份、半夏5~20份、豆蔻5~20份。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上吐下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滑石20份、茯苓15份、車前子10份、山枝仁15份、淡豆豉15份、黃芩15份、佩蘭10份、厚樸15份、半夏8份、豆蔻8份。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以清熱化濕,行氣消積、補中健脾、和胃止瀉為治則,精選藥物組方,標本兼治。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中:滑石、茯苓、車前子清熱利水、益脾和胃、滲濕止瀉;山枝仁、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生津止渴,主治瀉痢;淡豆豉、佩蘭清熱利濕、健胃消積,止嘔吐;厚樸、半夏、豆蔻行氣消積、降逆止嘔、化濕消痞、開胃消食。本發明精選藥物組方,其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其藥效優于單味藥物的效果,能夠以達到標本兼的目的。本發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植物中藥原料,其組方簡單、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
本發明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6%,治愈率7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上吐下瀉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滑石20g、茯苓15g、車前子10g、山枝仁15g、淡豆豉15g、黃芩15g、佩蘭10g、厚樸15g、半夏8g、豆蔻8g。
實施例2
一種治療上吐下瀉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滑石25g、茯苓5g、車前子20g、山枝仁25g、淡豆豉5g、黃芩5g、佩蘭20g、厚樸10g、半夏15g、豆蔻15g。
實施例3
一種治療上吐下瀉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滑石5g、茯苓25g、車前子5g、山枝仁20g、淡豆豉25g、黃芩10g、佩蘭5g、厚樸5g、半夏20g、豆蔻10g。
實施例4
一種治療上吐下瀉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滑石10g、茯苓20g、車前子15g、山枝仁5g、淡豆豉10g、黃芩25g、佩蘭15g、厚樸25g、半夏5g、豆蔻5g。
實施例5
一種治療上吐下瀉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滑石20g、茯苓10g、車前子12g、山枝仁10g、淡豆豉20g、黃芩20g、佩蘭5g、厚樸20g、半夏10g、豆蔻20g。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5厘米,進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20分鐘。兩次煎煮分別取汁,合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榮成市崖頭美全口腔診所,未經榮成市崖頭美全口腔診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63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淺網印刷防粘結母料及其生產工藝
- 下一篇:一種千兆網絡防雷方法及防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