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輸出水力發電行星增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86186.8 | 申請日: | 2011-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29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殷學泉;徐哲;侍煜煒;張介祿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泰隆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37/06 | 分類號: | F16H3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出 水力發電 行星 增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行星增速器,具體說是一種用于水力發電,具有雙輸出結構的行星增速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力發電的增速齒輪箱,一般采用平行軸齒輪增速傳動或NGW行星齒輪增速傳動機構。增速比小于4的一般采用平行軸硬齒面齒輪傳動,增速比大于4的一般采用NGW行星齒輪傳動。通常情況下,增速器是單輸入和單輸出,在發電機發生故障或檢修時,需要停機操作,影響正常發電。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水力發電增速器單輸入和單輸出結構,無法滿足持續作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輸出水力發電行星增速器,其結構緊湊,可靠性、安全性、效率、承載能力高,能滿足增速器單輸出或雙輸出要求,具有無須停機檢修,持續作業發電等優點。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輸出水力發電行星增速器,包括外殼、輸入軸、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和輸出軸,輸入軸經外殼內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連接輸出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軸上套接一主動錐齒輪,一從動錐齒輪與主動錐齒輪嚙合,從動錐齒輪連接另一輸出軸。
所述輸出軸包括第一內齒傳動軸和第一輸出軸,第一內齒傳動軸一端連接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第一內齒傳動軸另一端經帶有第一撥叉的第一連接內齒套連接第一輸出軸,主動錐齒輪套接于第一內齒傳動軸上。
所述另一輸出軸包括第二內齒傳動軸和第二輸出軸,第二內齒傳動軸一端連接從動錐齒輪,第二內齒傳動軸另一端經帶有第二撥叉的第二連接內齒套連接第二輸出軸。
所述主動錐齒輪和從動錐齒輪呈垂直嚙合狀態。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本發明達到的有益效果是:增速器的低速級采用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太陽輪浮動,承載能力大,浮動均載,可減少體積,減輕重量,其結構可靠性、安全性、效率、承載能力高;主動錐齒輪和從動錐齒輪呈垂直嚙合,起換向作用,同時配合撥叉和連接內齒套接通或斷開兩輸出軸,實現兩輸出軸的任一輸出或雙輸出,可滿足雙輸出發電同時工作,在任一輸出發電發生故障時,無須停機維修,?另一輸出發電可正常工作,不影響正常發電作業;錐齒輪副速比影響增速器。
本發明在傳統增速器的輸出軸上增設錐齒輪副,由錐齒輪副驅動另一輸出軸實現增速器的第二輸出,其結構緊湊,可靠性、安全性、效率、承載能力高,能滿足增速器單輸出或雙輸出要求,無須停機檢修,可持續作業發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外殼1,輸入軸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3,第一內齒傳動軸4,第一連接內齒套5,第一撥叉6,第一輸出軸7,主動錐齒輪8,從動錐齒輪9,第二內齒傳動軸10,第二連接內齒套11,第二撥叉12,第二輸出軸1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一種雙輸出水力發電行星增速器包括外殼1、輸入軸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3、第一內齒傳動軸4、第一連接內齒套5、第一撥叉6、第一輸出軸7、主動錐齒輪8、從動錐齒輪9、第二內齒傳動軸10、第二連接內齒套11、第二撥叉12和第二輸出軸13。輸入軸2經外殼1內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3連接第一內齒傳動軸4一端,第一內齒傳動軸4另一端經帶有第一撥叉6的第一連接內齒套5連接第一輸出軸7,主動錐齒輪8套接于第一內齒傳動軸4上,從動錐齒輪9與主動錐齒輪8垂直嚙合,從動錐齒輪9連接第二內齒傳動軸10一端,第二內齒傳動軸10另一端經帶有第二撥叉12的第二連接內齒套11連接第二輸出軸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泰隆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泰隆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61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絕緣工具間
- 下一篇:剪力墻結構連梁施工縫的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