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回收節流損失和電廠廢熱水的智能熱網加熱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5733.0 | 申請日: | 2011-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22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潔;顧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 主分類號: | F24D3/10 | 分類號: | F24D3/1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張貴賓 |
| 地址: | 25000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收 節流 損失 電廠 熱水 智能 加熱器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供熱機組應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回收節流損失和電廠廢熱水的智能熱網加熱器。
(二)????????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抽汽供熱機組的應用越來越多,目前,機組多采用抽汽供熱管道中加裝調節閥的方式滿足熱負荷,但調節閥的壓力調節會產生節流損失,造成電廠經濟性下降,同時電廠有高品質熱水排地溝,浪費實在可惜。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回收節流損失和電廠廢熱水的智能熱網加熱器。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回收節流損失和電廠廢熱水的智能熱網加熱器,包括連接抽汽供熱管道的熱網加熱器,抽汽供熱管道上安裝有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網加熱器上連接有冷水進管、熱水出管和疏水管,熱水出管與電廠廢熱水管連通并在兩者的混合管道上安裝有溫控器,冷水進管和熱水出管之間設置有安裝控制閥的連接管道,控制閥與溫控器連接。
本發明正常運行時,取消抽汽供熱管道上調節閥的節流調節作用,使之處于常開狀態,熱網回水在經過抽汽加熱后,先與電廠疏放至地溝廢水、排污水等混合升溫,利用電廠廢熱水作為熱網循環水補水,然后經過安裝在出水管上的溫控器,利用溫控器限制熱網加熱器出水溫度,通過控制閥調節熱網加熱器的水量從而改變供熱抽汽量,已達到控制合理的供熱水溫度和回收節流損失的目的。
當機組電負荷變化時,抽汽供熱壓力會發生變化,溫控器和控制閥會自動調整出水溫度,滿足熱用戶要求,不影響供熱機組帶電負荷,增加調節的自動性。
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計合理,應用靈活,節能節水,調節過程中無節流損失,可利用電廠廢水廢熱,能夠自動控溫,滿足熱、電負荷調整要求,提高供熱機組的供熱經濟性,適于廣泛推廣應用。
(四)????????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抽汽供熱管道,2熱網加熱器,3調節閥,4控制閥,5疏水管,6溫控器,7冷水進管,8熱水出管,9電廠廢熱水管。
(五)????????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連接抽汽供熱管道1的熱網加熱器2,抽汽供熱管道1上安裝有調節閥3,所述熱網加熱器2上連接有冷水進管7、熱水出管8和疏水管5,熱水出管8與電廠廢熱水管9連通并在兩者的混合管道上安裝有溫控器6,冷水進管7和熱水出管8之間設置有安裝控制閥4的連接管道,控制閥4與溫控器6連接;所述調節閥3在正常運行時處于全開狀態。
抽汽供熱管道1上調節閥2處于常開狀態,以備停供汽時隔離汽機與熱網管道使用;通過控制閥4連接進入熱網加熱器2的冷水進管7和熱水出管8,在抽汽不節流的情況下,疏水管5溫度升高,返回電廠主熱力系統時可提高電廠經濟性,加熱出的熱水出管8溫度也比不節流時熱水溫度高,熱水出管8內的水同鍋爐排污水和熱力系統排地溝的廢熱水混和后經過溫控閥4。
通過接收來自熱水出管8的水溫信號控制控制閥4的開度,調節熱水出管8內水溫在熱力管網合同要求的溫度范圍內(如100度)。通過這一調節,天氣較冷時,冷水進管7的溫度較低,熱網加熱器2熱平衡自動加大進汽量,加熱熱網水,溫控器6發出信號減小控制閥4的開度,滿足熱水出管8內水溫要求;天氣較熱時,冷水進管7的溫度較高,熱網加熱器2熱平衡自動減小進汽量,加熱熱網水,溫控器6發出信號加大控制閥4的開度,滿足熱水出管8內水溫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未經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57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光路反射型變焦鏡頭的攝像裝置
- 下一篇:一種四階段健康管理方法





